最近总听朋友说"头疼起来要人命",特别是那种说不清哪里疼、时不时冒出来的"头风",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毛病,其实这种反复发作的头痛在中医里叫"头风"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老中医们常用的经典方子,以及这些年积累的调理心得。
头风不是小毛病,这些症状要警惕 很多年轻人觉得偶尔头疼不算事,但其实头风拖久了特别难缠,我邻居王阿姨就是典型例子,刚开始只是吹风后头疼,后来发展成每个月准时发作,疼起来恶心呕吐,止疼药都不管用,中医说的头风主要有这几个特征:
- 风吹就疼(特别是洗完头没吹干)
- 头部两侧或整个脑袋闷胀疼
- 阴雨天加重,夏天吹空调也犯
- 疼得厉害时会伴随头晕、脖子僵
祖传药方大揭秘,这几味药最关键 去年专门托人挂了省中医院老教授的号,他给的方子经过上百人验证,现在分享给大家(注:具体用量需医师指导): 【基础方】川芎15g 白芷10g 防风10g 细辛3g 羌活10g 甘草6g
这个方子妙在"川芎+白芷"组合,川芎被称为"血中气药",能直接冲进头顶活血;白芷专治眉棱骨痛,两者搭配就像给脑袋做按摩,防风和羌活负责把钻到脑袋里的风邪赶出来,细辛就像侦察兵,能把藏在角落里的寒气揪出来。
加减变化有讲究,不同体质这么调
- 怕冷手脚凉的:加桂枝10g 生姜5片
- 眼眶胀痛的:加菊花10g 钩藤15g
- 头皮发麻的:加天麻10g 蔓荆子10g
- 月经前必犯的:加当归10g 香附10g
熬药喝药的小窍门 别以为中药随便煮煮就行,这里细节决定效果:
- 砂锅首选,不锈钢次之,千万别用铁锅
- 细辛要包纱布袋,不然麻舌头
- 第一遍煮开后转小火咕嘟20分钟,倒出药汁后再加水煎第二遍
- 早饭前、晚饭后喝效果最好,实在怕苦可以含块冰糖
治好头风不止吃药,这些习惯要改
洗头禁忌:
- 经期最后三天别洗头
- 晚上九点后不洗头
- 洗完必须吹干,特别是鬓角、后脖颈
保暖要做到:
- 丝绸围巾常年备着,春秋护住风池穴
- 夏天空调风口绝不对头吹
- 冬天戴帽子要盖住耳朵
真实案例比广告靠谱 我表姐以前每月痛经加头风,试了这个方子后: 第一个月:疼痛时间从3天缩到1天 第三个月:来月经前完全不疼了 半年后:吃火锅喝冰饮都不犯了
特别注意这些坑
- 孕妇绝对不能碰细辛
- 高血压患者川芎要减量
- 喝完药当天忌绿豆汤
- 连续喝7天没改善要停用
预防头风的日常食疗
- 生姜红枣茶:生姜3片+红枣5颗煮水,晨起喝
- 天麻炖鸡:土鸡半只+天麻20g,秋冬进补最佳
- 薄荷梳头法:新鲜薄荷捣烂,用梳子蘸汁梳头
最后提醒一句,头风反复其实是身体在报警,我认识的康复者都有个共同点:不再熬夜、学会控制情绪、坚持泡脚,与其到处试偏方,不如先调整生活习惯,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,大家如果试过有效,记得回来报个喜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