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金银花,大家肯定不陌生,夏天泡杯金银花茶,清清凉凉能败火,可要是问起金银花的根能不能入药,十个人里有八个要摇头,其实这埋在土里的宝贝,可是个"低调的实力派"!今天就带大家揭开金银花根的养生秘密。
被遗忘的"草根"宝藏
前年回老家探亲,隔壁王婶端着碗黑褐色的汤药来串门,仔细一问才知道,她用晒干的金银花根煮水给上火的孙子擦身子,看着小孩后背的红疹子两天就消退了,这土方法真让我刮目相看,老辈人常说"铜盆打水缸——一脉相承",金银花藤蔓能开花,地下的根同样攒着满满的药性。
《本草纲目》里早有记载,金银花根性寒味甘,专治热毒疮疡,不像花朵适合泡茶喝,这根部更适合煎煮,就像西瓜皮能解暑,西瓜翠衣也能入药,植物的不同部位各有所长。
千年古方里的草根智慧
考古队在敦煌藏经洞发现过唐代医书残卷,里面就有用金银花根捣烂外敷治疗疔疮的记录,古人打仗时,军医常采挖山野间的金银花根,碾碎后敷在士兵的刀伤上,既能消炎又能促进伤口愈合。
我特意问过老家八十岁的刘郎中,他掏出个泛黄的笔记本,上面歪歪扭扭记着:"忍冬根(金银花根)配白茅根,熬水当茶饮,专治尿路发烫",这种民间验方经过几十年验证,往往比书本知识更接地气。
现代实验室里的草根逆袭
别小看这皱巴巴的根须,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金银花根含有的绿原酸含量竟是花蕾的3倍!这种神奇的物质不仅能抑制流感病毒复制,还能激活人体免疫细胞,某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做过实验,用金银花根提取物对付牙龈卟啉单细胞菌,结果细菌存活率直线下降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,根茎中的皂苷类物质对皮肤真菌有奇效,去年小区张姐脚气发作,我用金银花根煮水让她泡脚,没想到两周后就见效了,不过要注意,新鲜根汁刺激性强,必须稀释后使用。
厨房里的草根养生术
前几天去菜市场,发现已经有商贩在卖晾干的金银花根,问了懂行的摊主才知道,他们都是挑五年以上的老根,洗净切片后阳光暴晒三天,这种处理过的根片用来炖汤最合适,和排骨、鸡爪一起煨,既能吸油脂又能增药香。
广东人爱煲"四根汤",用金银花根搭配板蓝根、葛根、芦根,说是喝了不容易上火,我自己试过加冰糖炖雪梨,润喉效果确实比普通炖品更明显,不过孕妇和体寒的人要少吃,毕竟它是性寒的药材。
外用内服都有讲究
上个月邻居家孩子满身痱子,奶奶摘了金银花藤煮水洗澡,我建议她改用老根,因为根的药力更猛,果然用了三天,小红点就褪下去了,不过要提醒的是,新鲜根茎直接捣碎容易刺激皮肤,最好用纱布包着外敷。
如果是咽喉肿痛,老中医教了个法子:取10克干根片,加3颗青橄榄,小火慢炖40分钟,这个配方既能清热利咽,又带着淡淡的果香,比苦药丸容易入口多了。
采收保存的门道
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,清明前后挖的根药效最佳,这时候天地阳气上升,植物精华都往根部沉,挖的时候要留神,根系完整的药性才足,洗根也有讲究,不能用洗洁精,得在流动的溪水里搓洗干净。
保存时千万别犯马虎,见过有人把鲜根直接塞冰箱,结果发霉变质,正确做法是阴干到七成干,再用棉纸包好装罐,放在阴凉通风处,每隔半月开盖透透气,这样存三年都不成问题。
下次遇见金银花根,可别只当柴火烧了,这不起眼的"土疙瘩",既是老祖宗留下的急救良药,也是现代人调理身体的天然宝库,不过具体怎么用,还是得问问中医师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特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