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大夫,我这胳膊疼得整宿睡不着觉!"隔壁王婶揉着肩膀直叹气,谁家还没个被神经痛折磨的长辈?西药吃多了怕伤胃,膏药贴了不管用,其实老祖宗早给咱留了后手,这5味中药配上小偏方,专治各种神经痛,关键还不用花大钱!
元胡:千年止痛黄金 中药房最显眼的抽屉里总躺着黑褐色的元胡片,懂行人都叫它"腰腿痛救星",上个月我陪老妈去抓药,老药师说这味药专治气滞血瘀引发的疼痛,您可别小看这小小一片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它能"行血中气滞,气中血滞",说白了就是让全身气血通畅起来。
街坊张叔去年三叉神经痛,半边脸都不敢碰,用元胡粉3勺+黄酒调糊,早晚敷在太阳穴,连着三天就见效,不过要记住,孕妇千万别碰这味药,活血太过反而伤身,平时泡茶放5克,配上枸杞菊花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。
白芍:柔肝止痛高手 都说女人脾气大爱生气,其实很多火气都是憋出来的,中医讲"肝主筋",长期焦虑抑郁导致肝气郁结,就会引发肋间神经痛,这时候就得请出白芍这位"温柔杀手"。
我们村刘大姐更年期期间总感觉后背窜着疼,老中医给她开了白芍甘草汤,30克白芍配10克炙甘草,砂锅慢炖半小时,那酸爽滋味虽然呛嗓子,但喝下去整个背部像被云朵托着,现在她天天拿保温杯当养生壶,说是比吃安眠药管用。
川芎:头痛救星的奥秘 记得小时候见奶奶总把白色伞形根茎晾在院子里,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川芎,这味药最绝的是能钻透脑袋里的"贼风",专治顽固性偏头痛,去年我熬夜写方案落下枕神经痛,后脑勺像扎满小银针。
老中医教我用川芎5克+天麻3克煮水,趁热熏蒸疼痛部位,蒸汽带着药香往毛孔里钻,熏完再用毛巾热敷,当天晚上就能睡安稳觉,不过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吃,容易上火流鼻血。
鸡血藤:关节养护专家 菜市场常看到的红褐色藤片,可是风湿性神经痛的克星,前楼赵大爷膝盖疼得拄拐杖,用鸡血藤30克熬水泡脚,三个月下来竟然能骑车买菜了,这藤药最妙的是既能活血化瘀,又能补气血,特别适合中老年人。
我试着把鸡血藤捣碎装布袋,微波炉加热后敷在肩周,那种温热渗透的感觉比艾灸还舒服,要注意别直接皮肤接触,免得染得通红像关公,搭配艾叶生姜效果更佳,堪称居家理疗三剑客。
威灵仙:通络化骨奇兵 中药房角落总藏着些丑丑的药材,威灵仙就是这种不起眼却有大本事的主,它的名字就透着霸气——专门对付骨头缝里的顽固疼痛,邻居李姨颈椎增生压迫神经,脖子硬得像木板。
老师傅教她用威灵仙15克+葛根20克煮水,早晚用毛巾蘸药汁热敷颈部,刚开始辣得直跺脚,半个月后居然能转头看身后了,不过这药性烈,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,最好饭后服用。
【独家秘方】 光吃药还不够,教你个外敷绝招:元胡30克+鸡血藤20克打粉,加醋调成糊状,睡前敷在痛点,保鲜膜包好,第二天皮肤会变成深褐色,这是药力渗透的表现,连续三天就能缓解80%的疼痛。
【日常养护经】
- 晨起梳头用牛角梳刮膀胱经,从头顶到脚踝每天50下
- 午休时掌心搓热捂住命门穴(腰眼处)
- 傍晚踮脚走路3分钟,震动足底涌泉穴
- 睡前花椒艾叶水泡手脚,水位没过三阴交
特别提醒: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这些方法适合大多数气滞血瘀型神经痛,如果疼痛伴随发烧、麻木或持续加重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拍片子,毕竟咱们的小偏方只能锦上添花,不能雪中送炭啊!
现在每次路过中药房,闻到熟悉的药香就安心,这些传承千年的草木精灵,可比止痛片温和多了,您家抽屉里是不是也该备上几味"疼痛急救包"?下次神经痛再发作,不妨试试这些老祖宗的智慧,说不定真能药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