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就没断过,隔壁工位的小王嗓子眼儿像卡了口痰,说话都带着"嗯哼"的尾音;对桌的李姐保温杯里泡着胖大海,时不时捂着胸口皱眉......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,藏着不少对付咳嗽痰多的妙招,今天就给大家唠唠那些既能当茶喝又能调理身体的中药材。
【一、川贝母:润肺界的温柔刀】 说起止咳化痰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川贝母,这玩意儿看着像缩小版的蒜头,掰开却雪白细腻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咳嗽得整宿睡不着,老妈从药店抓了川贝粉,让我早晚冲水喝,那股子微苦带甘的滋味,顺着喉咙往下淌,就像给肺叶敷了层清凉面膜,不过要提醒各位,真正管用的是松贝(四川产),价格比普通浙贝贵些,可别贪便宜买错啦!
【二、陈皮:厨房里的化痰高手】 广东人煲汤必放的橘子皮,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,新会陈皮最地道,年份越久效果越好,上次去同事家做客,看她把三年的陈皮剪成细丝,和普洱茶一起煮,那锅茶喝着先涩后甜,喝完胸口顿时松快许多,要是嫌麻烦,直接拿陈皮泡水也行,加点冰糖中和酸味,比喝止咳糖浆顺口多了。
【三、罗汉果:咽炎患者的救星】 这种桂林特产的葫芦状果实,简直是教师、主播的续命神器,记得大学军训时吼队列口号把嗓子喊哑了,教官塞给我半颗罗汉果,掰碎后开水冲泡,飘着金黄色的茶汤,喝下去凉丝丝的,喉咙立马就不疼了,不过这东西性凉,肠胃虚寒的朋友别贪杯,搭配几颗红枣刚刚好。
【四、鱼腥草:闻着臭喝着香的怪胎】 云贵川地区的同学应该不陌生,这种草药气味像搓脚巾,入口却意外清爽,前阵子感冒引发支气管炎,医生开了复方鱼腥草合剂,深褐色的液体喝着像凉茶,重点是真的能化痰!现在我家常备晒干的鱼腥草,咳嗽初期就抓一把煮水,加勺蜂蜜兑着喝,比吃抗生素踏实。
【五、桔梗:打通呼吸道的排头兵】 中药铺里灰褐色的切片,看着不起眼却有大能量,老中医说它能"载药上行",就像个快递小哥,带着其他药材直冲咽喉要道,我试过用桔梗搭配甘草泡茶,刚开始觉得舌头发麻,但半小时后明显感觉痰变稀了,咳起来没那么费劲,不过孕妇要避开,这货有催产作用。
【六、枇杷花:被遗忘的润肺宝贝】 都说枇杷膏止咳,其实枇杷花才是隐藏王者,去年在福建出差,当地阿姨教我采清晨带露水的枇杷花,阴干后煮水,淡黄色的茶汤带着植物清香,连续喝三天,半夜不再咳醒,现在网购也有烘干的枇杷花茶,搭配雪梨炖煮效果更好,特别适合雾霾天清肺。
【中药茶饮的正确打开方式】 光知道药材还不够,得讲究搭配方法。
- 川贝+雪梨:经典CP,蒸熟食用效果翻倍
- 陈皮+山楂:消食化痰两不误
- 罗汉果+菊花:上火咳嗽必备
- 鱼腥草+芦根:清热利咽绝配
【特别提醒】 1️⃣ 痰黄粘稠要加清热解毒的(如金银花) 2️⃣ 白痰清稀宜用温化寒痰的(如干姜) 3️⃣ 久咳不止最好找中医辨证 4️⃣ 儿童用量减半,孕妇禁用活血化瘀类药材
最后教大家个懒人法:去药店抓"止嗽散"配方颗粒,包含荆芥、紫菀、百部等成分,开水一冲就能喝,不过说实话,中药讲究对症,如果咳了两周还没好,千万别硬扛,该看医生还得去!毕竟咱们的目标是轻松呼吸,不是跟咳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