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厨房到药箱,益智仁的妙用你知道多少?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说起中药房里那些瓶瓶罐罐,总有几个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,上次我在中药房抓药时,听见隔壁阿姨问店员:"这智什么仁是治脑子笨的药吗?"把小年轻店员逗得直乐,其实人家正儿八经的学名叫做"益智仁",别看名字带着股书卷气,却是个既能入药又能调味的好帮手。

这个长得像缩小版橄榄球的小家伙,其实是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,每年夏末秋初,海南广东的山坡林边就会结出一串串金黄带褐的果实,晒干后就成了咱们见到的益智仁,老辈人常说"北有人参,南有益智",这味岭南特产可是药食两用的宝贝疙瘩。

要说历史渊源,这味药材早在《本草拾遗》里就有记载,宋朝那会儿文人考科举,书包里总揣着几粒益智仁当零嘴,说是能提神醒脑,苏东坡被贬儋州时还专门写过诗夸它:"日啖数颗智益增,何必服石求长生",可见古人对它的推崇程度,不过现在咱们倒不用真拿它当补脑丸,倒是厨房里用得更实在。

前阵子我去潮汕朋友家做客,发现当地人煮汤必放三件宝:枸杞、红枣加益智仁,他们家炖羊肉汤时,老太太捏着几粒褐色的果子跟我说:"姑娘家多吃这个好,暖胃又补气",确实,益智仁最拿手的就是温脾散寒,现在年轻人十有八九脾胃虚寒,喝冷饮吃冰激凌伤了阳气,这时候用益智仁煮水,就像给胃部加了个小暖炉,配上山药、茯苓这些健脾大将,对付慢性腹泻特别管用。

去年冬天我试着用它煮小米粥,没想到效果出奇好,把捣碎的益智仁和粳米一起熬,出锅前撒把红糖,整个屋子都飘着独特的香气,连着喝了半个月,以前早上必闹的肚子疼竟然没再犯,中医说它能"摄涎唾、缩小便",特别适合那些天冷就尿频、口水多的体质,不过要注意,阴虚火旺的朋友可得悠着点,就好比干燥的木头最怕火上浇油。

最近看了些现代研究,发现这小小果实还真藏着大智慧,里面含有的挥发油和萜类物质,能促进消化液分泌,难怪老祖宗拿它治食欲不振,有次我表妹孕吐厉害,老中医就开了个方子,用益智仁配砂仁煎水,说是能理气安胎,不过孕妇用药千万要谨慎,必须问过大夫再试。

平常家里存药,我都喜欢把益智仁放在密封罐里,跟陈皮、八角作伴,这东西放久了反而更香,就像老酒越陈越醇厚,要是发现表面有白霜也别担心,那是析出的天然油脂,正好说明品质地道,但要是摸着发粘或者长绿毛,那就赶紧扔了吧,毕竟变质药材吃了反而伤身。

现在市面上的益智仁五花八门,挑的时候记住三个窍门:先看颜色,好的应该是棕褐色带点金黄;再闻味道,正宗的有股辛辣混着甜味;最后尝口感,嚼着有点刺舌才算正宗,那些白得反常或者香味冲鼻子的,多半动过手脚,我习惯在同仁堂或者老字号药店买,虽然贵点但心里踏实。

说到底,益智仁就像个低调的实力派,它不如人参灵芝那般身价金贵,也不似虫草阿胶被炒成天价,却默默守护着普通人的肠胃,下次煲汤煮粥时丢几粒进去,看着它在汤锅里沉沉浮浮,恍惚间竟觉得千百年的中药智慧,都融在这碗热气腾腾的汤水里了,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对症,咱们养生还是得理性,该看医生时候千万别自己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