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问题频发?这些隐患你不可不知!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老张家的事儿在小区里传开了,原本想着给术后恢复的老母亲炖点黄芪当归鸡汤补身子,结果在药店买的当归泡水后居然泛着诡异的荧光,送检才知道,这批次药材被硫磺熏过头了,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近8倍,这年头连补药都能吃出毛病,着实让人心里发慌。

眼下中药养生热潮正盛,各大药店的人参、枸杞、金银花总是卖得火爆,但鲜少有人注意,看似古朴的中药柜台背后,藏着不少行业乱象,前些日子媒体曝光的"药都"某市场,摊主当着镜头演示如何给虫草插铁丝增重,党参里掺西洋参边角料,这些操作看得人直冒冷汗,更别提那些打着"野生"旗号的石斛、灵芝,八成都是大棚速生的冒牌货。

最要命的是重金属污染这个隐形杀手,去年某省药监局抽检发现,43批次中药材铅镉超标,细究源头竟是种植地靠近矿区,有些药农为防病虫害,直接把过期农药往地里撒,导致土壤里的毒残留年复一年积累,就像我们常喝的菊花茶,看着清亮透黄,谁知道是不是用硫磺熏白的劣质品?这些重金属在人体里慢慢沉积,好比温水煮青蛙,等发现肝肾损伤就晚了。

炮制环节的猫腻更让人防不胜防,按古法该用九蒸九晒的熟地黄,现在多用化学染色剂上色;该文火慢熬的膏方,改成工业提取浓缩,有老中医吐槽,现在开的方子十有八九效果打折扣,不是药材不对就是炮制方法偷工减料,就像阿胶块,正宗的要熬三天三夜,现在有些厂家半天就出成品,这样的"速成阿胶"还能补血吗?

这些问题倒逼着行业变革,听说浙江那边已经开始用区块链溯源系统,手机一扫就能看见药材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,还有些老字号药房搞起"透明厨房"模式,现场展示药材挑拣、炮制过程,不过要彻底扭转乱象,光靠企业自觉还不够,关键得建立更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,就像管理食品安全那样给每批药材发"身份证"。

作为普通消费者,咱们也得练就火眼金睛,买药材别光看品相,颜色过于鲜艳、个头过于均匀的反而要警惕,尽量选知名药房的道地药材,像四大怀药、岷县当归这些有地理标志认证的更靠谱,实在拿不准就选大品牌的破壁饮片,虽然贵点但省心,毕竟治病养生是大事,可不敢拿身体当试验田。

这行当要想健康发展,既要传承古人的智慧,也得跟上现代监管的步伐,期待有朝一日,抓中药能像买食品一样放心,让老祖宗的瑰宝真正惠及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