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这件衣服颜色真好看,像红酒一样醇厚!"闺蜜摸着我刚淘到的复古旗袍赞叹道,我笑着掀开衣角:"知道吗?这抹绛红可是中草药染出来的,古人管它叫'青黛朱砂不如茜'......"话没说完,突然想起最近总有人问的谜题——新绛纱中药名到底是什么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藏在衣袂间的草木密码。
从贵妃裙裾到中药铺子
要说新绛纱的来历,得从唐朝宫廷说起,那年杨贵妃穿腻了金线绣的华服,命人采撷终南山一种野生藤蔓,捣出猩红汁液染就轻纱,这种能染出"石榴裙"的秘方,后来被收录在《天工开物》里,原来就是药典里的"茜草",老药工常说"五斤茜草染一斤纱",足见其上色力之猛。
这茜草可不止会染色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过:"茜根味苦寒,无毒,主痹痿止血,治六极伤心气。"说白了就是活血止痛的高手,我奶奶那辈人摔伤手腕,总会去田埂揪几根红丝线(茜草别名),捣烂敷在淤青处,第二天准能消大半。
藏在药房里的调色盘
您可别小看这味"会染色的中药",它在药房可是实打实的多面手,前阵子我痛经厉害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茜草炭,说是能"引血归经",细问才知道,生茜草偏于活血通经,炒炭后又成了止血良药,这阴阳平衡的门道堪比太极高手。
最绝的是它的配伍艺术,配上桃仁红花,就成了疏通心血管的急先锋;搭着三七白芍,又能化身妇科调经的温柔刀,去年邻居家嫂子产后瘀血排不净,老药师就让用茜草煮红糖水,连喝三天果然见效。
厨房里的养生密码
说来有趣,这味药还能入膳,广东人煲牛腩汤必放茜草根,既能去腥又助消化,我自己试过用茜草水泡黑豆,蒸出的杂粮饭带着淡淡枣香,据说长期吃能改善手脚冰凉,不过要提醒各位,孕妇看见这味药可得绕道走,它活血的本事太强,容易惊动胎气。
最近科研界也盯上了这个宝贝,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发现,茜草素能抑制黑色素生成,这不就是个天然美白剂?难怪古装剧里的美人总穿着茜草染的衣裳,敢情都是行走的养颜秘籍。
识药避坑指南
市面上的茜草学问可大了,地道的要数河南荥阳产的"荥茜",根条粗壮断面橙红,要是碰上发黑的劣质货,八成是硫磺熏过的,我教大家个土法子:真茜草泡水会泛紫红色,假的顶多变浑浊,去年我就在旅游区买过染色的"茜草茶包",泡出来跟刷锅水似的,气得我直接扔垃圾桶。
还有个冷知识:新鲜茜草揉碎会渗出血红色汁液,但晾干后反而变成暗褐色,这就像人生际遇,历经风霜才能沉淀出真正的价值,下次看见中药柜里的"茜草",可别只当它是件染色外衣,这里面藏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