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路边的野草能不能泡茶喝?""公园里那些杂草是不是中药?"每次看到网友在评论区晒图问草药,我都哭笑不得,今天咱们就来盘盘那些年被当成野草的中药,附带最接地气的辨认指南!(文末有惊喜彩蛋)
【艾草:端午门前挂的"养生网红"】 要说最亲民的中药草,艾草必须排第一,端午节插在门上的艾蒿,晒干后就是艾灸用的艾绒原料,这货在田间地头特别疯长,叶子背面有层白绒毛,揉碎能闻到浓烈的辛香,不过要小心,有些野蒿叶形相似但没白毛,误食可能闹肚子。
【鱼腥草:闻着臭吃着上瘾的怪胎】 云贵川人民的心头好,却是北方人的噩梦,这货的特别之处在于搓破茎叶会流出淡红色汁液,晾干后变成银白色,重点看心形叶片上的红褐色斑点,像撒了芝麻似的,提醒一句:新鲜折耳根蘸辣椒油是人间绝味!
【蒲公英:被奶茶耽误的药草之王】 每个小区草坪都有的"小伞兵",其实是全能型选手,春天挖嫩苗凉拌,夏天收絮治外伤,根茎晒干还能熬消炎茶,记住它的锯齿叶边缘和带磁的白色绒毛,开花前采药效最好。
【薄荷:牙膏里的清凉刺客】 这货简直是植物界的"行走的清凉油",揉碎叶子能闻到双倍薄荷糖的味道,重点看茎秆上的细绒毛,叶片越皱巴味道越冲,野生薄荷喜欢蹲在墙角砖缝,遇到记得带把铲子。
【车前草:厕所门口的利尿将军】 别小看厕所附近那撮狗尾巴草,叶片带放射状纹路的就是车前草,民间偏方常用它煮水治尿频,不过体虚的人要少喝,最逗的是它的种子,搓下来能当迷你风车玩。
【紫苏:烧烤摊上的调味大佬】 火锅里涮的紫苏叶只是冰山一角,其实整株都是宝,看它紫色茎秆上的锯齿边,背面带紫晕的就是正品,鲜叶包烤肉,籽榨油,梗熬水治感冒,堪称居家旅行必备。
说了这么多,肯定有人要问:"光看文字记不住咋办?"教你们个笨办法——手机相册建个"中药草图鉴"文件夹,逛公园时拍可疑植物,对照网上高清图鉴比对,重点记叶片形状、颜色变化、特殊气味这三个特征。
不过要敲黑板的是:野外采药风险大!去年就有人把商陆当人参挖,结果全家送医院,建议新手先买正规药材观察,等练就火眼金睛再去实践,要是真在小区发现宝贝草药,记得拍完照就放生哦~
最后甩个实用贴士:某红色软件搜"中药原植物图鉴",能找到带标注的高清大图,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官号,时不时会发辨药科普,要是哪位老铁家有祖传草药单,欢迎来留言区晒图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