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长辈念叨"吃叶不吃根,省钱又养生",仔细一琢磨才发现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里,还真藏着不少靠两片叶子就能补身体的宝贝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五款藏在绿叶里的养生高手,看完记得转发给爱煲汤的朋友!
人参叶——贵族血脉的亲民补品 很多人知道人参根值钱,却不知道参农眼里真正的"金叶子"其实是人参叶,这种锯齿状的翠绿叶片含有人参皂苷成分,晒干后泡水喝能缓解夏季疲乏,东北老参农教我个窍门:把新鲜叶子放冰箱冷冻层,来年开春煮粥时丢几片,比人参须更清甜。
枸杞叶——"天精草"的隐藏吃法 别以为只有红枸杞才养生,宁夏瓜州的老中医告诉我,当地小孩上火咳嗽都喝枸杞叶鸡蛋汤,这种银针似的嫩叶富含甜菜碱,焯水后凉拌最爽口,注意要选春末夏初的嫩芽,老叶子煮出来发苦,我家冰箱常备真空包装的鲜枸杞叶,加班熬夜煮面时随手加一把。
绞股蓝——南方的"不死神草" 第一次见绞股蓝就被它的七棱叶片惊到,湖南山区的瑶族阿婆管它叫"神仙草",这种攀援植物的嫩叶泡茶有淡淡甘香,特别适合三高人群,记得去年采风时,当地村民教我认五叶绞股蓝和七叶绞股蓝,据说五叶品种的皂苷含量更高,泡开的茶汤会泛着琥珀光。
桑叶——蚕宝宝的养生食堂 都说"人参热补,桑叶清补",霜降后的桑叶可是好东西,苏州丝绸博物馆的老师傅透露,养蚕人家祖传的止咳秘方就是蜂蜜腌桑叶,现在超市能买到桑叶茶,但真正懂行的都会挑叶脉清晰的霜桑叶,用砂锅炒至焦黄泡水,对付慢性咽炎特别灵。
艾叶——女人的"贴身侍卫" 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可不是随便说说,这种羽状分裂的灰绿叶片简直是妇科宝,广东人爱用陈艾叶煮鸡蛋,河南婆婆教我用艾叶水泡澡去湿疹,特别注意要选端午前后采摘的"五月艾",晾晒时避开塑料布,用棉麻袋装着通风保存,否则药效大打折扣。
说个有意思的发现:这些双子叶植物大多遵循"三洗三晒"的加工原则,清明时节采的嫩叶药性最温和,入伏后摘的叶子清热力强,而霜降前收的叶子则偏重滋补,老药工教了个保存诀窍——铺在竹筛里单层阴干,完全干燥后装进玻璃罐,能存两年不坏。
最近尝试把人参叶和枸杞叶混着做蔬菜团子,没想到意外地好吃,不过要提醒各位,像绞股蓝这种偏寒性的叶子,脾胃虚寒的人最好搭配生姜煮,下次去中药材市场,不妨留意下这些平价补品,可比动辄上千元的保健品实在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