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便秘还肚子疼?中医调理有妙招,家长必看!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家有萌娃的父母都知道,孩子三天不拉屎比自己便秘还揪心,尤其是当宝宝憋红小脸、捂着肚子喊疼时,当妈的心都揪成一团,今天咱不聊开塞露,也不说香蕉火龙果,就跟大伙儿唠唠老祖宗留下的调理法子——小儿便秘肚子痛该咋用中药调理。

其实啊,小孩便秘十有八九是吃出来的毛病,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家长们总怕孩子饿着,肉蛋奶不断,蔬菜水果反而吃得少,再加上有些娃贪玩憋便,时间一长,肠道就像被堵住的下水道,大便干得像羊粪蛋,肚子胀得像个小火球,轻轻一按就疼得直哭。

中医看这病啊,讲究整体调理,小孩子脏腑娇嫩,脾胃就像刚发芽的小苗,稍微多点肥(营养过剩)就烧根,少点水(喝水不足)就蔫吧,老话说"脾常不足",这时候就得给肠胃加点动力,但又不能太猛,得像春风化雨般慢慢调。

先说个我家侄女的真实案例,去年冬天这丫头连着五天没大便,小肚子鼓得像个小西瓜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总是蜷着身子说肚脐周围疼,带孩子去看中医,老先生开了个方子:生白术10克、枳壳6克、厚朴5克、莱菔子8克,配上两片山楂干,嘱咐每天熬两次,饭后温服,结果第三天就见效了,拉出的便便虽然还是偏硬,但至少每天都能排,孩子也不嚷肚子疼了。

这里头学问可大了,白术就像个勤劳的小园丁,能把土壤(脾胃)松软;枳壳和厚朴是黄金搭档,一个往上推气,一个往下通气,就像电梯上下运行;莱菔子更是消食导滞的高手,专门对付积食引起的便秘,最妙的是加两片山楂,酸酸甜甜孩子爱喝,还能帮着消化肉食。

不过每个娃体质不同,有的可能是虚秘,这种孩子通常大便并不干硬,但排便困难,脸色发白,容易累,这时候就要换思路,用太子参、当归这些补气血的药材,再配上桃仁、杏仁这类润肠的,就像给干涸的河道引水一样。

除了吃药,中医还有外治法,每天早晚给孩子揉揉肚子,顺时针画圈按摩,力度要像摸小猫后背那样轻柔,重点照顾两个穴位:天枢穴(肚脐旁两寸)和足三里(膝盖下三寸),按的时候观察孩子表情,要是舒服会放松,要是疼得缩腿说明位置不对。

饮食上更要配合,早上可以煮小米山药粥,山药健脾,小米养胃,下午喝点蜂蜜水(一岁以上),晚上熬点白萝卜汤,记住别削皮,带着皮煮效果更好,零食少吃饼干薯片,改成山楂条、陈皮糖这类开胃小零嘴。

特别要提醒的是,千万别把中药当仙丹,有次邻居家孩子便秘半个月,家长听信偏方给孩子灌大黄水,结果拉肚子拉得脱水进医院,所以咱们在家调理三天没效果,或者孩子出现呕吐、发烧、便血这些情况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,别耽误病情。

最后教大家个应急小妙招:用棉签蘸点香油,轻轻捅进肛门半厘米左右,既能润滑又能刺激肠道,这招比开塞露温和,适合偶尔应急用,但记住,这只是权宜之计,关键还是要把孩子的脾胃调理好。

说到底,小儿便秘不是大病但能要命,咱们当父母的既要细心观察,又不能太过焦虑,平时控制好孩子的饮食结构,多吃膳食纤维,保证饮水量,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,真出现问题也别慌,中医护佑几千年,总有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