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中药稠膏到底是怎么做的,看来大家对这种浓缩了草本精华的传统剂型很感兴趣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透这个老手艺,从选材到收膏的关键步骤,再到现代家庭的改良方法,保证让你看完就能动手试试。
先说说这稠膏是啥宝贝,简单来说就是把中药材反复煎煮后,把药汁浓缩成黏稠的膏状物,你别小看这一坨黑乎乎的东西,它可是浓缩了药材最精华的部分,就像水果熬成果酱那样,把有效成分都锁在膏体里了,古代人用它调理身子,现在咱们用来治慢性咽炎、调气血啥的,效果比直接喝汤药还猛。
要做出好稠膏,第一步就得把好药材关,我建议大家直接去正规药房抓药,别图便宜买路边摊的,拿回家后先把药材泡上,这可不是简单泡泡就行,比如根茎类的黄芪、党参,至少要泡够2小时,花瓣类的菊花、金银花泡半小时就够了,泡药的水也有讲究,用纯净水或者凉白开,水量要没过药材3厘米左右。
熬药的锅子最好是砂锅或者搪瓷锅,千万别用铁锅,第一次煎药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,保持"咕嘟咕嘟"的沸腾状态,这里教大家个土方法:拿根筷子插在锅沿,看见筷子头冒小气泡就说明火候正合适,头煎一般要煮40分钟左右,把药汁倒出来后再加水二煎,这次20分钟就行。
过滤药渣有讲究,别用尼龙纱布,最好用医用纱布叠三层,过滤完的药汁要是颜色浑浊,可以静置会儿让杂质沉淀,这时候你会发现药汁还是稀稀的,要想变成稠膏,得反复熬,老法子是要熬三次,每次都把药汁倒回去再煮,直到用筷子蘸药汁能拉丝才算成。
现代家庭可以用烤箱改良这个方法,把过滤好的药汁倒进搪瓷盘,烤箱调80度慢慢烘干,记得要时不时翻搅,不然边缘容易烤焦,大概烘个七八小时,原本一汪水的药汁就会变成半透明的稠膏,要是嫌麻烦,用不粘锅小火慢熬也行,就是得时刻盯着防糊锅。
收膏那一步最考验功夫,老师傅都会用滴纸法:滴一滴膏体在纸上,要是周围不渗水痕,说明水分熬干了,现在咱们可以用温度计,熬到105度左右基本就成,这时候加不加蜂蜜看需求,纯膏保存时间更长,加蜜的更适合长期吃。
做好的稠膏存玻璃罐里,放阴凉处能存两个月,要是发现表面长霉点,挖掉表层还能救,要是整个发臭就赶紧扔,每天早晚挖一勺冲水喝,比喝苦药汤省心多了,不过要提醒一句,孕妇、小孩和体质特殊的千万先咨询大夫,别自己瞎折腾。
最后说个实用小窍门:做稠膏时可以搭着熬点药油,把熬过的药渣用香油再炸一遍,滤出的油治风湿关节疼特别灵,这招可是我跟老中医偷学的,算是买一送一的福利啦!下回咱们再聊聊怎么用稠膏做穴位贴敷,那才是把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