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最近熬夜追剧脸上爆痘,喝凉茶也没用!"闺蜜抓着我的手哀嚎,看着她鼻翼两侧红彤彤的痤疮,我突然想起爷爷行医时总念叨的那句话:"血热妄行要凉血,光喝王老吉哪够?"
其实我们祖辈传下来的凉血智慧,早就藏在寻常药材里,今天就带大家挖一挖真正能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,这些可都是我跟着爷爷出诊时偷师来的绝活。
【血热不是小事!这些症状你中招了吗】 早上起床照镜子发现: ① 满脸油光+新冒的红肿痘痘 ② 舌头发红像吃了辣椒 ③ 动不动就心烦失眠 ④ 莫名流鼻血或牙龈出血 ⑤ 大姨妈提前还量多 别以为只是上火,中医说这是"血热"在作怪!就像锅里水烧得太旺,血液带着热气乱窜,皮肤就成了重灾区。
【爷爷教我的第一个凉血方:菊花枸杞决明茶】 记得有次诊所来了个快递小哥,满脖子红疹痒得抓破皮,爷爷抓了三样东西:杭白菊、枸杞、决明子,让我现场泡给他看:
- 杭白菊8朵(要选那种蒂绿花白的)
- 枸杞子15粒(千万别用染色的)
- 炒决明子10克(现炒现用最香) 开水闷泡10分钟,看着黄澄澄的茶汤慢慢变深,小哥连喝三天,脖子上的红疹居然消下去了!后来这成了我们家的"灭火茶",熬夜后必喝。
【妈妈厨房里的隐藏凉方:金银花甘草露】 小时候夏天发烧,妈妈总在灶上熬这个:
- 金银花1把(摘掉蒂头)
- 甘草3片(得像削苹果皮那样薄)
- 冰糖几颗(必须用老冰糖才润肺) 煮开后小火咕嘟10分钟,晾到温热时喝最佳,那年邻居家小孩高烧40度,西医退不下,妈妈给灌了半碗,当晚就出了层细密的汗珠,现在想想,这就是典型的凉血解毒啊!
【办公室必备的凉血零食:桑葚干玫瑰茶】 坐我对面的程序猿小王,常年备着黑色小罐,有次好奇尝了口,原来是: ▶ 桑葚干10颗(要选晒得透亮的) ▶ 玫瑰花蕾3朵(必须是阴干的) ▶ 麦冬5克(看起来像透明的面条) 用保温杯焖着喝,酸酸甜甜带花香,喝了半个月,他脑门上的闭口全平了,不过要注意,体寒的人加两片生姜平衡。
【奶奶的私房凉血粥:鲜藕马蹄糖水】 去年中秋家宴,奶奶端出冰镇的藕粉色糖水,秘诀在于: ❶ 新鲜莲藕1节(必须选7孔的粉藕) ❷ 马蹄6颗(要连皮刷洗干净) ❸ 冰糖碎末(不能用砂糖影响口感) 文火炖到藕变成琥珀色,冷藏后喝特别爽,表姐家闺女血小板异常,喝这个三个月,指标居然稳住了,中医说藕汁本是凉血圣品,加点马蹄更利湿。
【夜市爆款凉血饮:茅根竹蔗水】 每次路过老街凉茶铺,那个大瓦罐最显眼,老板教我认: ✔ 白茅根要新鲜的(干的效果差一半) ✔ 青皮甘蔗选中间段(两头太甜易上火) ✔ 荸荠要连皮带芽(剥了皮反而失性) 大火熬半小时,汤水呈现淡雅的稻青色,有个烧烤摊主天天喝,原本满手的红疹都褪了,不过孕妇要少喝,毕竟白茅根偏寒。
【凉血误区预警】 很多人以为狂吃龟苓膏就行, × 单纯寒凉伤脾胃 × 过量石膏反致癌 × 熬夜续命没效果 正确姿势是:上午喝凉血茶,下午吃滋阴食材,晚上11点前睡觉,记住爷爷的话:"凉血不是灭火,而是给血管洗个温水澡。"
现在我把这些方子整理成手机备忘录,每次换季皮肤闹脾气就翻出来用,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如果喝完拉肚子或头晕,赶紧停用去看医生,毕竟咱们追求的是气血调和,不是强行降温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