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野里的九龙根,一味被遗忘的祛风除湿良药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藏在深山里的"龙脉"传说

在川南老家的山林里,老辈人总爱指着岩缝里盘根错节的老藤说:"这是九龙根,当年华佗采药时发现的神物。"这株学名叫"穿龙薯蓣"的植物,暗褐色的根茎像九条虬龙抱柱,故得此诨名,每逢梅雨时节,山民们会挖些晒干泡酒,说是能治风湿骨痛。

千年本草的智慧结晶

翻开《本草纲目》拾遗篇,李时珍曾记载:"九龙根性温味苦,主利关节,散顽痹",这味药在巴蜀地区传承千年,当地背篼客常口嚼根片缓解腰痛,现代研究发现,其含薯蓣皂苷等活性成分,确有抗炎镇痛之效,不过老药师总叮嘱:"此物霸道,需配伍当归、秦艽方能调和药性。"

都市人的"救腰神器"

去年邻居王叔突然腰疼得直不起腰,医院拍片说是腰椎增生,我翻出母亲珍藏的九龙根药酒,配合艾灸用了半月,竟真让他重新打起太极,现在不少中医院开始开发九龙根透皮贴剂,把药汁浓缩进胶布,贴着就能渗透病灶,某宝上搜"九龙根膏贴",月销过万的店铺比比皆是。

采收也有大学问

地道的九龙根讲究"冬至采挖,春分晾晒",老药农教我们辨认窍门:根须缠绕如龙形,断面有淡黄色筋纹,嚼着先苦后回甘,市面上有用红薯藤冒充的假货,记住真品煮水会浮起细密泡沫,假的则浑浊沉淀。

这些人群要慎用

虽说是祛湿利器,但阴虚火旺者服用易上火,前年有个小伙子连续喝九龙根茶三个月,结果口腔溃疡反复发作,中医讲究阴阳平衡,这味药就像烈火战车,得搭配生地、麦冬这类"灭火器"才稳妥。

如今走在中药材市场,不时能听见操着各地口音的采购商打听:"正宗九龙根还有货么?"这株曾被山民视为杂草的藤本植物,正借着现代科技重焕生机,下次进山踏青,若遇见岩壁上匍匐的绿藤,不妨蹲下细看——说不定你正与某段延续千年的草药智慧不期而遇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