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听说有种中药叫牛旁根,真的能降火吗?"要我说啊,这名字听着耳熟,其实八成是把"牛蒡根"念岔了!不过既然大家感兴趣,今儿咱就好好唠唠这个被误会的养生宝贝——不管是牛蒡根还是牛旁根,它可都是藏在土里的"药膳全能王"!
这根长得像"人参"的野菜
第一次见牛蒡根是在菜市场,当时摊主神秘兮兮地说:"姑娘买点牛旁根吧,炖汤喝比人参还补!"拿在手里沉甸甸的,褐色表皮带着须根,切开后雪白的果肉立马露出来,看着确实有点像人参,老辈人说这玩意儿以前都是挖来喂猪的,现在倒成了城里人追捧的养生货。
要说这牛蒡根的来历可不简单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世家出身。《本草纲目》里早有记载,李时珍都说它能"通十二经脉,除五脏恶气",现在日本韩国把它当高档食材,国内超市也经常能看到真空包装的牛蒡丝,不过要我说啊,新鲜的才是宝,晒干切片的营养都流失大半了。
厨房里的"万能药引子"
上个月我嗓子疼得不行,老妈从冰箱底层翻出根牛蒡,切段加冰糖炖了锅水,说实话第一口真不习惯,带点泥土的清香混着甜味,但连喝两天居然真把喉咙里的火气压下去了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根里含有菊糖和膳食纤维,简直就是天然的"消炎药"。
最绝的是它自带"刮油"技能!过年吃多了油腻,我就会切几片牛蒡跟排骨炖汤,这汤看着清淡,喝下去却有种神奇的清爽感,第二天上厕所特别顺畅,有次闺蜜来家蹭饭,喝完汤非要我把剩下的牛蒡根打包带走,说这才是"吃不胖"的秘密武器。
从泡脚到敷脸的十八般武艺
别以为牛蒡根只能炖汤,人家浑身都是宝!上周去美容院做护理,美容师推荐用牛蒡片煮水泡脚,试了几次发现确实管用,睡前泡15分钟,第二天脚底板软软的,整个人都轻松了,现在我家浴室常年备着晒干的牛蒡片,比那些化学泡脚粉强多了。
脸上冒痘的时候,我会把新鲜牛蒡切薄片贴在痘痘上,刚开始凉凉的有点刺痛,但过会儿就不痒了,第二天红肿明显消下去,不过这招只适合偶尔急救,长期用还是得搭配内服调理,对了,用剩的牛蒡片别扔,放冰箱里还能重复用两次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!
虽说牛蒡根好处多,但乱吃也可能出问题,有次邻居阿姨听说能降血压,天天拿它当主食吃,结果拉肚子拉得脸色蜡黄,后来中医告诉她,牛蒡性寒,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,最好搭配红枣生姜中和寒性。
还有人把牛蒡根和山药搞混,其实两者差别大了!山药黏液多适合蒸煮,牛蒡纤维粗必须久炖,去年我就试过用牛蒡做蓝莓山药,结果嚼不动还发涩,浪费了好食材,记住啦,牛蒡最适合炖汤、凉拌或者做卤味,千万别拿来清炒!
辨别真假有诀窍
市场上牛蒡根价格差异大,教大家几个挑货秘诀:先看表皮有没有霉斑,新鲜的应该带着细细的绒毛;再捏捏硬度,太软的可能不新鲜,太硬的是老根;最后闻味道,好的牛蒡有淡淡的类似菊花的香气,要是有酸味千万别买。
要是懒得自己处理,买成品要注意看配料表,有些号称"牛蒡茶"的其实掺了其他东西,正宗的应该是薄片状,泡开后能恢复成半透明状态,我习惯直接买带皮的鲜根,店家帮忙切片后冷冻保存,随取随用特别方便。
写到这儿突然发现,这土里土气的牛蒡根还真是个宝藏!不过要提醒大家,再好的东西也得适量,就像我妈说的:"人参吃多也中毒,牛蒡虽好莫贪嘴",平时当家常食材吃吃就好,真有病痛还是要看医生,你们家乡有没有用牛蒡根的特殊吃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