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,这黑不溜秋的果子真是中药?"上次陪老妈去中药房抓药,她盯着柜台里的娑罗子饮片直嘀咕,老药师笑着拿起一片递过来:"您闻闻看,是不是带着股独特的清香?"这片藏在深褐色药柜里的宝贝,可是从唐朝就开始救人性命的中药材呢!
藏在山野里的"开心果" 要说娑罗子,先得从它的出身说起,这树在南方山沟里长得可野了,春天开白花像雪团子,秋天结青果像小灯笼,老辈人叫它"天师栗",传说张天师采药时发现它能治心口痛,其实人家学名是七叶树的种子,不过入药的正经名字叫娑罗子,《本草纲目》里早有记载。
前阵子我去武当山玩,道观后院就种着几棵老娑罗树,掌园的道士说这树金贵,果子要霜降后才收,新鲜果子剥开像龙眼,晒干后变成暗红色,切片时能看见漂亮的同心纹,老药工都说这是"神仙画的年轮"。
专治现代人的"玻璃心" 别看这果子不起眼,对付现代人的毛病倒是有一手,隔壁王老师长期失眠,中医给他开的方子里就有娑罗子,这味药最拿手的就是理气宽中,就像给憋闷的胸口开了扇窗,那些整天唉声叹气、胃胀打嗝的,喝几天娑罗子茶准见效。
有个有趣发现:办公室一族总说心慌,其实是肝郁气滞,老中医教了个偏方,娑罗子配玫瑰花泡茶,喝着还有股淡淡的甜香,不过要记住,这药片子得捣碎了煮,整片泡水有效成分出不来。
厨房里的中药宝藏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娑罗子还是厨房小帮手,去年腊月腌腊肉,我妈非要放几片娑罗子,她说这是祖传的法子,能让肉质更紧实,果然,过年吃的腊肠特别香,而且不容易发柴。
更绝的是炖牛肉汤,丢两片进去,肉烂得快还不腥,有次家里炖猪蹄,我偷偷加了点,结果汤汁浓白得像牛奶,连挑食的小侄女都喝了两大碗,不过医生提醒,孕妇和体虚的人要少吃,毕竟破气太猛。
药店避坑指南 买娑罗子可得擦亮眼,正宗的饮片应该是扁椭圆形,表面棕褐色带细皱纹,断面像巧克力蛋糕似的有粉性,我见过掺假的,颜色发灰还掉渣,那是用没炮制好的劣品冒充的。
老药师教了个窍门:真货放在手里搓会有清爽香气,假货要么没味要么刺鼻,某宝上十块钱一大包的,多半有问题,正经药材都是按克卖的,建议去老字号药房,看着店员现切现称最保险。
千年药方的新玩法 最近发现个新潮流,年轻人用娑罗子做香囊,把饮片碾碎装布袋,随身带着提神醒脑,还有个美妆博主拿它调面膜,说是能改善黄气,虽然古方里确实记载外用能消肿痛,但这些新用法还得谨慎尝试。
最震撼的是看故宫展览,太医馆的药方里居然有娑罗子配阿胶,专门给宫里娘娘们调理气血,这让我想起奶奶说的,她年轻时用娑罗子煮红糖水,喝完脸色立马红润。
写到这里,突然觉得这枚躲在中药柜角落的小果子,简直就是个养生多面手,下次再路过中药房,不妨指着展柜里的娑罗子饮片问问,说不定又能挖出些祖传的妙用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可比很多保健品实在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