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鱼不只是食材!中药铺里的千年养生智慧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街坊们有没有发现,菜市场里那个黑不溜秋的"墨鱼",居然在中药店藏着另一副面孔?前阵子陪老妈抓药时,老中医从抽屉摸出个灰白粉末包,神秘兮兮说这是"海螵蛸",我盯着配料表愣了三秒——这不就是我常买来红烧的墨鱼么!原来这海里的小家伙,早被老祖宗盯上两千多年了...

藏在《本草纲目》里的海鲜密码

翻遍医书才搞明白,古人眼里的墨鱼浑身都是宝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过:"乌贼骨,厥阴血分药也,其味咸而走血..."说白了就是这墨鱼骨头能入药,现在去中药店说要买"海螵蛸",店员准给你递个小纸包,里面装的就是晒干的墨鱼骨磨成的粉。

老中医教我个土方法:胃不舒服的时候,早晚冲杯墨鱼骨粉温水喝,开始我还嫌腥,后来查资料发现这骨头含碳酸钙含量高达85%,比某些钙片还实在,隔壁王婶更年期总冒虚汗,天天拿它泡水当茶喝,说是老偏方管用。

当代养生青年的隐藏吃法

现在年轻人把墨鱼玩出了新花样,上周去闺蜜家,看她神神秘秘端出锅墨鱼当归汤,非说这是"气血双补神器",当归补血大家都知道,配上墨鱼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,确实比单纯喝中药好下嘴,关键这汤煮出来奶白色看着就诱人,连挑食的熊孩子都能喝两碗。

最绝的是公司前台小妹,每天带自制墨鱼丸当零食,她说把墨鱼肉剁碎加山药泥搓成丸子,冷冻起来随吃随煮,这招倒是聪明,既解决了新鲜墨鱼不好保存的问题,又暗合中医"以形补形"的理论——毕竟墨鱼长着圆溜溜的眼睛,对眼睛好的说法在民间可流传久了。

厨房里的中药经济学

在菜场买墨鱼时多个心眼,新鲜墨鱼选透亮的,手指按下去能弹回来的才是好货,老渔民教了个窍门:看墨囊是不是饱满发亮,这样的墨鱼说明墨水充足,肉质更紧实,不过处理墨囊可得小心,虽然听说有地方用墨汁染黑米做饭,但直接食用还是算了吧。

说到墨鱼骨别急着扔!洗干净晒干存着,小孩磕碰出血时碾成粉撒上去,止血效果比创可贴还快,上次我爸钓鱼被鱼钩划伤,就是用这个土方法止住的血,不过现在药店卖的都是灭菌处理过的,更安全些。

那些年错过的墨鱼偏方

我妈那辈人传下来个怪方子:坐月子要喝墨鱼核桃汤,说是能补气血通乳汁,虽然听着玄乎,但确实有科学依据——墨鱼富含铁元素,核桃补脑,两样加起来对产后恢复确实有好处,现在月子中心都把这道汤列入菜单了。

最绝的是爷爷的哮喘偏方,用墨鱼骨焙干研末,拌蜂蜜早晚各一勺,刚开始我以为是江湖骗术,查了文献才发现,海螵蛸确实含有缓解胃酸的成分,对某些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真有辅助作用,当然重症患者还是要听医生的,这些只能当辅助调理。

买墨鱼避坑指南

记住这几个口诀:身子挺括像元宝,眼睛通透不浑浊,闻着有淡淡海腥味,摸着黏液不发臭,最怕遇到泡过药水的墨鱼,颜色死白泛青,煮出来的肉像橡胶,建议去靠谱海鲜摊,让老板现杀现称最保险。

要是懒得下厨,某宝上的即食墨鱼仔倒是不错选择,独立包装的零食款,添加剂少还能补蛋白,放办公室当下午茶正合适,不过注意看配料表,钠含量高的要慎重。

从海边到药房,从药典到餐桌,这头会吐墨的小生物陪着中国人走了几千年,下次再买墨鱼,可别只想着怎么做好吃,顺手留点骨头晒干了,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,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,可比网红养生法靠谱多了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