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药的浩瀚宝库中,总有一些药材名字自带"仙气",老药师常说:"带仙字的药材,不是救命就是补命"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含"仙"字的中药材,看看它们凭什么能担得起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。
仙鹤草:跌打损伤的"急救仙丹" 这种长在田埂边的野草,学名叫做龙芽草,却因传奇功效得了"仙鹤草"的雅号,相传古时有位赤脚医生,见受伤仙鹤喙衔此草自愈,便采回试用果然神效,它能收敛止血,还能止痢补虚,农村老人都知道用鲜草捣烂外敷伤口能快速止血,现代研究显示,仙鹤草素能促进凝血,其所含的鞣质还有抗菌消炎作用。
仙茅:壮阳祛寒的"地下仙参" 别名独茅根的仙茅,长相酷似芦苇根,却是有名的温阳补肾良药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其"主心腹冷痛,腰膝风冷",岭南地区常用它泡酒,专治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,不过这味药性烈如火,需配伍枸杞、红枣中和,阴虚火旺者千万慎用。
仙灵脾:阳痿克星的"绿色伟哥" 光听别名就知道不简单——淫羊藿,这味被列入《中国药典》的补肾良药,含有独特的淫羊藿苷,能促进精液分泌,古代医家发现山羊吃后繁殖力增强,故称"仙灵脾",现在常与锁阳、巴戟天配伍,是治疗男性功能障碍的经典组合。
仙遗粮:梅毒克星的"土茯苓" 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下藏着防病神器土茯苓,明清时期,闽粤一带盛行用其熬水治疗杨梅疮(梅毒),它能清热解毒利湿,对付皮肤湿疹、汞中毒都有奇效,广东人爱用它炖乌龟,既是美味又是养生佳肴。
仙半夏:化痰止咳的"咽喉守护神" 经过特殊炮制的半夏才有资格称"仙",生半夏有毒,但用生姜、明矾反复浸泡后,不仅毒性大减,还增强了燥湿化痰的功效,老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时常开仙半夏,搭配厚朴、陈皮效果更佳。
仙桃草:妇科圣药的"路边灵芝" 这种遍地生长的杂草,学名叫蚊母草,却因治妇科病的神效得名,它能活血调经,治疗崩漏带下,民间偏方用鲜草煮鸡蛋,连汤带蛋一起吃,据说对痛经有奇效,不过孕妇要远离,其活血力度堪比藏红花。
这些带"仙"字的药材,个个都是中医临床的扛把子选手,但切记:仙药也需辨证用,乱服可能变毒药,就像老祖宗说的"是药三分毒",这些自然界的馈赠,终究要在明白医理的人手里才能发挥仙效,下次在山间遇到这些"仙草",可别当成普通野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