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"中药饮片这行到底咋切入",作为在药房系统摸爬滚打八年的过来人,今天掏心窝子分享些实在干货,这行看着传统,但这两年政策红利和养生热潮叠加,只要摸透门道,新手也能分到蛋糕。
先摸清三个"钱袋子"在哪 去年帮表弟在浙江开中药馆时,我们花三天蹲在各大药房门口数人头,发现早市买菜的大妈们最爱买黄芪当归,写字楼附近的药店下午总有人买西洋参,周末年轻姑娘围着四物汤配料区挑拣,这说明:社区店靠养生食材走量,商务区要推便携小包装,商圈得抓住女性客群。
建议新手拿本子记下:周边三公里有多少家药店?每家主推什么品类?哪个时段人流量最大?别嫌麻烦,当年我骑着电动车把杭州城西32家药店转了个遍,画出各店热销图谱,这才是精准选品的底气。
选品就像给病人开方子 前年有个同行囤了十吨石斛,结果全砸手里,为啥?他只看批发价便宜,却不知道鲜石斛需要冷链运输,普通药店根本没储存条件,选品要像老中医问诊:
- 看资质:必须选GMP认证厂家(通俗说就是国家验收过的正规军)
- 查流通:毒性药材必须追溯到种植基地(比如半夏、附子这些)
- 盯趋势:今年药食同源的枸杞、山楂销量涨了40%,抗疫类金银花、板蓝根反而滞销
记住口诀:常见药材保基本盘,特色品种赚利润,冷门药材慎碰,我认识的一个老板专攻阿胶糕定制,靠着企业团购一年做了800万。
搞定渠道有窍门 别傻乎乎抱着资料满街跑,教你个损招:假装顾客去药店问"你们中药饮片哪来的",三次准能套出供应商信息,更靠谱的是参加药交会,去年长沙展会上,我亲眼看见个小厂老板现场煮汤药,香气飘半个展馆,当天就签下二十多个代理。
重点攻克三类渠道:
- 连锁药店:采购经理最爱"动销快+毛利高+售后少"的组合,记得带试吃装
- 中医诊所:大夫们看重药材质量,送两套《中药鉴别手册》比送烟酒管用
- 社区超市:把黄芪当归装进透明罐子,贴上"煲汤料"标签,销量翻倍
客户黏住要靠"养" 我固定每周三给老客户发养生知识,上个月暴雨天,特意提醒某药店老板检查三七存放湿度,顺带教他们用抽湿机,现在这家店60%的饮片都从我这走,关键要:
- 定期送检测报告(很多药店被顾客问得哑口无言)
- 搞搭配销售:买党参送麦冬,买当归搭黄芪
- 培训店员:教他们辨别硫磺熏过药材的小技巧
躲坑指南保平安 血泪教训:千万别为了低价收来历不明的货!去年安徽那个涉案2000万的硫磺当归案还记得吗?现在药监局查溯源比查身份证还严,必须守住三条底线:
- 所有票据留三年(包括快递单)
- 每批货做抽检记录
- 毒性药材单独建档
最近发现个新机会:社区团购群卖小包装四物汤、祛湿茶包,成本不过十块钱,利润能翻三倍,但这行终究是良心活,上次看到有同行往枸杞里掺葡萄干,这种钱赚了也睡不着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