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逛超市总能看到长相酷似红薯的雪莲果,标着"南美人参"的名头价格不菲,每次看到都有人嘀咕:"这玩意儿真是中药?"今天就带大伙儿扒一扒这个争议不断的舶来品,看看它到底能不能算得上中药家族的正经成员。
【从安第斯山到中药柜的奇幻漂流】 要说雪莲果的身世,可得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说起,这种菊科植物在当地原住民手里玩了几千年,主要用来当主食——它的块根富含菊糖,能扛饿还甜丝丝的,真正让它名声大噪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,秘鲁代表团带着雪莲果茶亮相,号称"南美神仙果"。
不过咱中医典籍里可没记载这洋玩意儿,但别急,现代人把它归入中药倒是有讲究:2010版《中华药典》新增了"菊薯"条目,也就是雪莲果的学名,现在中药店能买到的干制雪莲果片,都是切片晒干后入药的。
【药房老板不会告诉你的事】 上个月我嗓子疼去抓中药,发现配伍里有雪莲果片,老药师说这货现在挺抢手,主要看中它三个本事:
-
肠道清道夫:那黏液可不是白长的,水溶性膳食纤维遇到水就膨胀,像小扫帚一样清理肠道褶皱里的宿便,便秘患者连吃三天,效果比香蕉明显多了。
-
血糖稳定器:菊糖这玩意儿狡猾得很,肠胃里不被分解,糖尿病人拿它当零食啃,血糖计都骗得过去,但千万别傻乎乎当主食,每天最多拳头大小。
-
上火灭火器:春天容易口腔溃疡的注意了,雪莲果炖银耳汤比啥凉茶都管用,特别是火锅后第二天,来碗冰镇雪莲果汁,喉咙火烧火燎的感觉立马消停。
【厨房里的中药新玩法】 别看药店卖得贵,菜市场5块钱一斤的新鲜雪莲果才是真香,我试过几次花式吃法:
• 懒人早餐:切块蒸熟淋蜂蜜,软糯香甜自带拉丝效果 • 减肥神器:削皮直接啃,饱腹感能撑到午饭时间 • 煲汤秘密武器:和排骨一起炖,汤头自带甜味不用加冰糖
不过要提醒各位,这玩意儿寒性很重!体虚怕冷的、姨妈期的女生、胃寒的老铁们,最好煮熟了再吃,上次我同事生啃半个,当晚就跑了三趟厕所,从此见到雪莲果就绕道走。
【中西医碰撞的火花】 有意思的是,现代研究给雪莲果安上了"天然抗生素"的名号,它含有的酚类化合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,难怪南美洲土著拿它治伤口感染,但现在中医开方时,主要还是用它润肠通便的老本行。
最近我还发现个新用法:熬夜党用雪莲果煮水熏眼睛,说是能缓解视疲劳,虽然古籍没记载,但原理上菊科植物的黄酮类物质确实有护眼功效,算是中西医结合的民间智慧吧。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段子:有个中医黑非说雪莲果不算中药,结果被老中医怼回去:"当年胡萝卜还是波斯贡品呢,现在不照样进药膳?"倒也是这个理,在这个全球化时代,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