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竹叶和淡竹叶是不是同一种东西?熬绿豆汤放错会不会中毒?"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对中药界的"亲兄弟",老话说"七月竹鞭似牛筋,八月竹芽赛人参",可见古人对竹子入药早就门儿清,不过这俩家伙虽然都姓"竹",脾气可大不一样!
【认准身份证:别把李鬼当李逵】 前阵子去中药材市场转悠,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——卖药材的老师傅把竹叶和淡竹叶摆在相邻摊位,懂行的都知道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方子,竹叶是禾本科大佬毛竹的嫩叶,表面带着层薄绒毛,阳光下泛着蜡质光泽;淡竹叶则是野生灌木的干燥茎叶,叶子背面布满白毛,摸起来刺刺挠挠的,最扎心的是价格差,正宗淡竹叶能比竹叶贵出两三倍,买药时千万得擦亮眼。
【凉茶铺里的秘密武器】 要说夏日消暑神器,广东人煲的竹叶青可比冰可乐地道多了,抓一把晒干的竹叶煮水,搁点冰糖冷藏,那叫一个沁人心脾,不过要是上火严重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准是淡竹叶打头阵,记得去年三伏天邻居家小孩满嘴溃疡,拿淡竹叶配生地黄煮水喝三天就好利索了,这清热利尿的本事确实比竹叶猛得多。
【厨房里的中药江湖】 前几天看美食博主用竹叶包粽子,碧绿清香看着就诱人,但要是用淡竹叶来包,估计得把粽子染成灰绿色,不过说实在的,炖排骨汤时扔几片淡竹叶,那股子草木香能把肉腥气全盖住,倒是煮五谷粥更适合放竹叶,既能去火又不会抢了粮食的原味,对了,爱喝花茶的姐妹注意,淡竹叶泡茉莉花茶能缓解经期烦躁,竹叶搭玫瑰花则特别适合熬夜党。
【药匣子里的门道】 在中药房混久了就会发现,治感冒发热多用竹叶,特别是风热感冒初期,39度以下配点薄荷效果杠杠的,而淡竹叶简直就是泌尿科圣手,前列腺肥大的老大爷常年拿它当茶喝,最绝的是治疗口腔溃疡,两样各取5克煮水含漱,比某口喷强百倍还不伤胃黏膜。
【使用说明书划重点】 别看都是清凉系的中药,用量可不能瞎琢磨,竹叶性寒但温和,每天15克以内都安全;淡竹叶药劲猛,超过10克容易拉肚子,孕妇和体寒的人要绕道走,这俩家伙都会加重宫寒,还有千万别跟降压药混着吃,它们的利尿作用会让西药效果大打折扣。
最后教大家个鉴别土方法:把两种叶子揉碎了闻,竹叶是清新的草本香,淡竹叶带着点类似桑叶的苦香气,要是买到颜色翠绿得反常的所谓"竹叶茶",八成是硫磺熏过的,真正好货应该是黄绿色带斑点的自然色泽,下次抓药别嫌我啰嗦,问清楚大夫用的是竹叶还是淡竹叶,毕竟差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