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朋友在中药市场转了一圈,回来直呼上当:"明明看着都是当归,为啥有的卖30块一斤,有的要80块?"其实这背后大有门道,关键就在中药材行业里常说的"选个"二字,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讲讲这个行话,保你下次买药心里有底。
选个到底是选什么? 老辈药工常说"七分选材定药性",这里的选个可不是简单看长相,以人参为例,同样年份的参,芦头完整的叫"全须参",根须断几截的就叫"混须",价格能差出三倍,选个主要看这几点:
- 完整度:虫蛀、霉变、断裂的直接降级
- 形态特征:党参要狮子头环纹明显,黄芪须有"菊花心"
- 生长部位:三七的"春七"和"冬七"药效差一截
- 净度标准:杂质含量超过5%就算次品
不同药材的选个密码 前年跟着师傅到安国药市收药,亲眼见到商家用筛子筛当归,直径2cm以上的特级货走外贸,1.5-2cm的二级供药厂,剩下的小个子才零售,这里透露几个常见药材的选个诀窍: • 枸杞:颗粒饱满呈纺锤形,两头不发白(染过色的会泛红) • 川芎:外皮灰褐带"瘤状突起",断面蜡黄像蜂蜜蛋糕 • 金银花:未开花的"银花"最值钱,开花后变"金花"药效减半 • 虫草:草头短粗,虫体饱满,断面呈"V"型纹理(假货多是实心)
老药工私藏的挑药口诀 上个月陪邻居李婶去买阿胶,她照着我教的方法一看:
- 对着光晃悠,好胶通透如琥珀
- 敲着听声,脆响似玻璃的才是真货
- 掰开闻味,腥香不带焦糊气 这还只是基础版,各产地都有特殊讲究,比如长白山人参要看"雁脖芦",山西党参要摸"狮子盘头",云南三七得数"铜皮铁骨"。
避开这些坑能省不少钱 新手最容易踩的雷区我都帮大家试过了: × 颜色过于鲜艳的(硫磺熏过) × 异常沉重的(掺了糖或盐) × 香味刺鼻的(化学香精泡过) × 断面太整齐的(机器切的可能破坏药性) 去年我就在夜市买过"野生天麻",结果拿回家一煮全烂了,后来才知道是用马铃薯造的假。
保存不当等于白瞎好药材 就算千挑万选来的好药,存错了也糟蹋,教大家个土方法:
- 含糖量大的(枸杞、龙眼)放冰箱冷藏
- 根茎类(人参、当归)用密封罐加石灰包
- 花类(菊花、金银花)阴凉处平铺别摞着
- 贵重药材(虫草、鹿茸)分装后抽真空
现代科技助力传统选法 现在大药房都用上了CT检测机,扫描药材断面就像给人拍X光,不过老法子也没丢,某老字号还在用"水试法":好阿胶能在水中浮起来,沉底的是掺了杂质的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中药材等级不是越高越好,日常滋补用二级货最划算,那些特级"选个"多是出口或制药用的,就像我们炒菜不用米其林三星的松露,道理相通,下回再去药店,您就是半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