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"中药里的石头都是啥?"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藏在药柜里的"硬核选手",别看它们长得不起眼,可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治病宝贝!(配图:古色古香的中药斗柜特写)
【第一类:安神镇惊派】 首当其冲的就是"龙骨",不过此龙骨非彼恐龙骨,而是古代哺乳动物的化石,老药师常说"睡不着嚼点龙骨",其实它主要含碳酸钙,能安神定惊,记得小时候发烧抽搐,奶奶就会去中药铺抓点生龙骨煮水,那股子土腥味现在还记得。(配图:泛黄的龙骨药材特写)
跟它组CP的还有"龙齿",就是古代动物的牙齿化石,这俩兄弟常搭档出现在安神方子里,配上磁石效果更好,说到磁石,这可是个神奇的东西,吸铁屑的本事谁都知道,但它入药能治耳鸣耳聋,《本草纲目》里还记载用它磨水敷眼睛明目呢!
【第二类:清热解毒帮】 夏天上火别急着吃牛黄解毒片,天然的石膏了解一下!这白花花的石头研成粉,兑点醋调成糊,往额头一抹,退烧效果杠杠的,不过要认准"雪花石膏",那些发黄的可不行。(配图:石膏与普通岩石对比图)
朱砂大家应该不陌生,故宫太和殿的丹陛就是用它铺的,不过现在药用的都是人工合成的,天然朱砂含汞量高,见着红艳艳的粉末可别直接吃,老辈人爱把朱砂装荷包里给孩子辟邪,其实吸久了容易慢性中毒。
【第三类:收敛固涩组】 拉肚子别光想着蒙脱石散,赤石脂才是老祖宗的止泻秘方,这暗红色的黏土状矿石,遇水就变粘糊糊的,能把肠道里的"漏网之鱼"都吸附住,有意思的是,它还能外用治湿疹,和着凡士林调成膏,比激素药膏温和多了。
跟它长得像双胞胎的是禹余粮,不过这货泡水会裂开,像油炸麻花似的,古人用它治疗崩漏带下,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类似维生素K的成分,难怪止血效果好。
【第四类:祛湿化痰团】 家里潮湿发霉怎么办?老一辈都会在墙角撒点"鹅管石",这乳白色的空心管状矿石,吸湿能力一流,放在衣柜里比樟脑丸还管用,不过要小心,碰碎了会划手,得用纱布包着用。
海浮石就有趣了,这灰黄色的火山岩丢水里会漂起来,中医拿它治咳嗽痰多,碾成粉吞服,就像自带GPS的化痰小卫士,沿海的老中医还会用它处理海鲜中毒,说是能解鱼虾的"热毒"。
【第五类:补益强壮系】 阳虚怕冷的人注意了,有一种石头能"补火助阳"——钟乳石,这山洞顶上滴下来的"石奶",煅烧后研末,兑着黄酒送服,专治腰膝冷痛,不过现在野生的少见了,市面上多是合成品。
最神奇的当属"麦饭石",这名字听着就像能吃,确实,韩国人拿它煮饭,咱们用来泡水,表面布满蜂窝状小孔,据说能释放微量元素,不过别指望它能治百病,当个滤水器还行。
【使用禁忌要注意】 这些石头虽好,但千万别乱吃!含重金属的矿石必须炮制过才能用,比如生磁石要煅淬才能入药,孕妇更要避开朱砂、雄黄这类有毒性的,最保险的方法还是找中医师开方,自己瞎折腾容易吃出毛病。
【趣味冷知识】 知道为什么中药铺的秤杆上挂块翡翠么?那是"戥子"的配重石,翡翠能吸湿防蛀,还有古人急救用的"紫金锭",里面就有五倍子和朱砂,做成小圆锥随身带着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下次去中药铺别只盯着草根树皮,仔细找找那些"硬骨头",不过现在野生矿药越来越少,很多都用人工培育的替代了,收藏本文,说不定哪天就能用到这些"石头医生"!(配图:老药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