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手把手教你,中药配制方法全攻略(附经典药方)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抓药三分钟,熬药两小时",这话一点不假,上个月邻居张婶风寒咳嗽,我给她配了副麻黄汤,结果她把麻黄和桂枝一起下锅煮,药效全打折扣,今天咱就唠唠中药配制的门道,从选药到熬制,全是我跟着师父学来的真本事。

好药方不如好药材 老话说"三月茵陈四月蒿,五月砍来当柴烧",药材讲究个"鲜"字,去年我带徒弟去采艾草,露水刚干的清晨就得上山,用竹篓装才不伤药性,现在药店买的药材,老行家都会放在手心揉搓两下,闻着有股子自然清香才算过关。

辨别药材有诀窍:当归切片后断面像棕色大理石纹,党参掰开有淡黄色菊花心,川芎放嘴里嚼着发麻才正宗,前阵子有个小伙子网购黄芪,收到货一看断面发白,这明显是硫磺熏过的,直接退货没商量。

配伍讲究君臣佐使 别以为抓把草药煮煮就行,这里面学问大着呢,就像给小孩退烧的柴葛解肌汤,柴胡是君药打头阵,葛根臣药跟着退热,羌活佐药发散风寒,甘草使药调和诸药,有次药房学徒把石膏分量搞错,结果病人喝完拉肚子,这剂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。

特殊药材处理要记牢:附子要先煎半小时去毒,矿石类药材得杵成粗末,我见过有人把阿胶直接扔锅里煮,结果黏成一团糊,正确做法是用黄酒烊化再兑服。

煎药器具有讲究 砂锅才是王道,不锈钢锅次之,铁锅铜锅直接拉黑名单,上周诊所来了位大姐,用高压锅熬中药,气得老中医直跺脚——文火慢熬的精髓全毁了。

水量控制有门道:一般药材没过手掌两指节,花叶类药材得多加水,煎药前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,就像泡茶醒茶似的,头煎大火煮沸转小火咕嘟20分钟,二煎续水再煮15分钟,两碗掺着喝才均匀。

火候时辰藏玄机 "武火煮,文火熬",这火候把握比炒菜还难,解表药宜猛火快煎,补益药得小火慢煨,有回我熬八珍汤,光顾着看手机,结果熬干了一半,那滋味又苦又涩。

服药时间也有讲究:治感冒的药趁热喝出汗,安神药得睡前半小时服,去年给老爷子调理脾胃,特意嘱咐他上午九点喝药,这时候阳气升发最见效。

经典药方实战演练 给大家几个压箱底的方子:风寒感冒用葱豉汤(葱白3根+淡豆豉10克),女性痛经试试当归生姜茶(当归15克+生姜5片),上个月我嗓子疼,用玄麦甘桔饮(玄参10克+麦冬10克+甘草3克)两天就好。

特别提醒:孕妇忌用活血化瘀药,高血压患者慎用温燥药材,有次诊所来了位哺乳期妈妈,自行抓了麦芽回奶,结果剂量过大导致堵奶发烧,这风险可千万注意。

最后说个小窍门:药渣别急着扔,用来煮水泡手脚,冬天防冻疮夏天祛湿气,记得十年前跟师父亲眼见过,他用三十年陈皮入药,那香味至今忘不了,中药这门学问,真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