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中药材桔梗种植效益如何?这些数据让你看懂市场风向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哎,说到种药材这事儿,2015年可是不少农户心里的一道坎,有人靠种桔梗赚了钱,也有人赔得直拍大腿,今天咱就唠唠这一年的桔梗种植到底咋回事,值不值得跟着风口走。

2015年桔梗价格为啥坐火箭?

那年春天,村里老李家种的三亩桔梗还没出土,就被药商盯上了。"鲜货8块一斤,包地头收!"这话传开后,隔壁村的老王连夜把玉米地改种了桔梗,为啥这么疯?原来前两年桔梗价格一直趴窝,每斤也就四五块钱,但2014年底突然涨到干货35元/公斤,到了2015年直接冲到50元/公斤,啥概念?一亩地产个300公斤干货,光这一项就能挣上万元!

不过这里头有门道,那年南方暴雨冲了好些产地,安徽、湖北的桔梗大面积减产,再加上韩流带火了参类保健品,韩国人做泡菜汤的桔梗需求暴涨,出口量直接翻了两倍,您瞅瞅,天时地利人和全占齐了,可不就跟捡钱似的?

种桔梗真能躺着数钱?

别被表象忽悠了!老张家五口人承包了二十亩地,化肥农药伺候着,除草打药雇短工,到头来账本一算傻了眼——总成本飙到12万,收入倒是有15万,可扣除人工和运输费,净赚不到两万块,为啥?种子太金贵!优质桔梗种子当年涨到800块/斤,比普通种子贵三倍,这还不算搭的遮阳网、滴灌设备。

更坑的是跟风种植,眼瞅着价格高,河北、山东的农户一窝蜂扩种,原本稀缺的货源半年就泛滥成灾,到了下半年,鲜货价格直接腰斩到4块/斤,早茬的赚了,晚茬的连本钱都捞不回来,这市场啊,比六月的天还善变!

会种的人早把窍门摸透了

真正赚钱的主儿都有绝活,比如说老赵,他搞的是"桔梗套种",地里每隔两米种一行矮秆油菜,花开时候招蜜蜂授粉,结籽后秸秆还田当绿肥,人家一亩地硬是多收两百斤,关键是品相好,根条白净不带须,药商抢着要。

还有玩技术的王老板,搞了个"三避"种植法:避开强光搭遮阳网,避开积水起高垄,避开虫害用诱捕器,虽然前期投资大了点,但产的桔梗皂苷含量高达3.2%,药厂直接签保底收购合同,价格比普通货高20%,这脑子活络的,旱涝保收不是梦。

2015年那些血泪教训

最惨的要数河南的小陈夫妻,听说种桔梗来钱快,把打工攒的20万全砸进去,结果遇上黄龙病,叶子全斑秃,打了八遍农药都没救活,最后挖出来的根须比牙签粗不了多少,药贩看了直摇头:"这种顶多按次品收,2块一斤爱卖不卖!"

还有个普遍问题——加工环节掉链子,山东老孙晒的桔梗片总发黑,后来才搞明白要趁晴天九点钟前切片,阴雨天绝对不能动刀,浙江老刘更冤,烘干机温度调高了十度,挥发油全跑光,本来能卖一级品的货色,最后只能当饲料处理。

现在回头看,哪些经验能用?

虽说2015年是个特殊年份,但有些道理放多久都适用,比如一定要盯着市场缺口走,那年朝鲜族聚居区对咸菜型小桔梗需求猛增,专门种手指粗的品种反而比大根条赚钱,再比如订单农业,辽宁有个合作社提前和韩国企业签了三年采购协议,不管市场价格怎么疯,他们稳赚15%的利润差。

最关键的还是成本控制,江苏那边流行"桔梗—毛豆"轮作模式,夏天收完毛豆正好种秋桔梗,土地利用率翻倍不说,豆科作物还能固氮养地,第二年化肥钱省下大半,这种精打细算的玩法,才是长久之计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