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安微亳州市牛角中药材,千年药乡的宝藏角落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朋友们,你们听说过安微亳州吗?这个被中医药界称为"中华药都"的地方,藏着个让人好奇的宝贝——牛角中药材,前些日子我专门跑了趟亳州,在药农老张家的院子里,第一次见到了晾晒得油亮亮的水牛角片,那股子草药混着阳光的味道,瞬间把我拉回了小时候喝中药的记忆里。

【牛角入药的千年密码】 要说牛角入药,可不是现代人的发明,在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转悠时,我发现不少摊位都摆着犀角替代品,老药商王大爷告诉我:"从唐朝开始,老祖宗就用牛角解热毒。"《本草纲目》里明明白白写着,水牛角能"治热病头痛,解毒定惊",现在药房里常见的犀角地黄汤,很多都用牛角代替,既环保又实惠。

在十八里镇的药材种植基地,我蹲在田埂上看药农刮牛角,老师傅手起刀落,把牛角最外层发黑的角质层削掉,露出里面淡黄色的芯。"这就跟做年糕似的,要趁新鲜切片晒干",药农李大姐边说边递来块刚切的牛角片,摸着比树皮还硬,闻着却带点腥甜。

【藏在犄角里的养生经】 别看牛角长得粗笨,内行人可把它当宝,在亳州老街的老字号药铺,掌柜给我看了个偏方:牛角丝配菊花煮水,说是熬夜族的护肝神器,更绝的是,他们把牛角磨成粉掺在面膜里,说是祛痘消炎的天然配方,现在年轻人流行的"中药咖啡",居然有用牛角粉调色的,喝着像焦糖玛奇朵,苦中带点回甘。

当地药膳馆的大厨教我道拿手菜:牛角炖乌鸡,先把牛角片用黄酒泡软,跟当归枸杞一起慢炖三小时,汤头看着清,喝下去却有股暖流直冲脚底,大厨神秘地说:"这汤专治手机玩多了的手麻眼胀。"

【产业链里的新生力量】 在亳州城郊的产业园,9后海归小陈带着我参观他的"牛角实验室",他们用低温萃取技术,把牛角里的活性肽提取出来,做成口服液。"现在直播间里卖得最好的,是牛角胶原蛋白软糖",小陈指着墙上的销售排行榜,月销过万的单品居然是牛角做的护甲片。

更让我吃惊的是,传统炮制技艺成了非遗项目,78岁的刘老先生演示古法炮制:牛角要放在松木炭上烘烤,边烤边刷蜂蜜,直到表面泛起琥珀色光泽,这种古法制作的"炙牛角",现在成了高端养生茶馆的镇店之宝。

【真假之间有门道】 逛市场时发现个怪现象:同样叫牛角片,价格差了好几倍,老药商教我辨别诀窍:真材实料的水牛角,断面有细密的同心纹,泡水后会渗出淡黄色汁液,要是颜色雪白透亮,八成是漂白过的,有次见个游客买了桶"牛角粉",摇晃起来哗哗响,老行家摇头说:"这里面掺了石膏粉"。

现在亳州建了牛角追溯系统,扫码就能看到角源产地,有个养殖户老周跟我说:"我家牛都是吃麦秸长大的,角长得慢但质地紧实",他手机里存着每头牛的照片,犄角上都戴着"身份牌"。

【药乡新事多】 最近亳州搞了个"牛角文化节",年轻人穿着汉服在百亩牛角风铃阵拍照,非遗匠人现场雕刻牛角梳,还有中医世家摆摊义诊,最热闹的是"斗牛角"比赛,看谁能用特制工具最快削出完整角片,冠军奖品是整箱牛角养生茶。

临走时带了包牛角丝,回家煮给老妈喝,看着褐色的碎片在锅里翻滚,突然想起药农说的:"牛一辈子低头干活,最后犄角还能入药救人",这大概就是亳州人守着千年药乡,依然精心侍弄每头牛、每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