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皮肤发痒,那种越抓越上瘾的酸爽感简直让人崩溃,去医院吧,医生开的药膏见效快但总担心有激素;忍一忍吧,半夜都能把自己挠醒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对付这种毛病有自己的一套,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那些藏在山野里的天然"止痒高手"。
痒从何来?中医眼里的皮肤警报 在中医看来,皮肤瘙痒可不是简单的表皮问题,像是春风拂过就起红疹的,多半是风邪作祟;吃完海鲜就浑身刺痒的,可能是湿热在捣鬼;要是到了冬天皮肤干得像鱼鳞,那八成是血虚生燥,搞清楚自己属于哪种"痒",才能对症下药。
外用止痒四剑客:敷上去就能消停
-
艾叶——湿疹克星 这味路边常见的野草可是个宝,新鲜艾叶捣烂敷在湿疹处,那种火辣辣的灼痛感过后,红疹就像退潮般消下去,记得老家邻居小孩满身痱子,老太太采了艾叶煮水洗澡,三天就见了效。
-
金银花露——蚊子包克星 被蚊子咬了别急着抓,摘几朵金银花捣碎敷上,凉丝丝的特别解痒,夏天我会把金银花煮水装喷雾瓶,随身带着被晒伤或蚊虫叮咬时喷两下,比花露水管用多了。
-
马齿苋——荨麻疹救星 这菜园子里的杂草可是治疗急性荨麻疹的好手,去年我突发荨麻疹,用新鲜马齿苋捣汁涂患处,不到半小时红疙瘩就瘪下去了,要是没有鲜货,药店买的干品煮水冷敷也行。
-
薄荷脑——万能清凉贴 家里常备薄荷膏真不是智商税,被毛毛虫蛰了、晒太阳伤了,抹上凉飕飕的一层立马缓解,自己做也不难,把薄荷叶切碎拌凡士林,放冰箱存着随用随取。
内服调理三重奏:把痒毒从根上截断
-
防风通圣散——风邪终结者 爱吹风就起疹子的朋友要注意了,这是典型的"风疹",老中医推荐的防风通圣散,用防风、荆芥、石膏等药材,既能祛风止痒又能清热排毒,我同事每到春秋必吃这个,现在出门再也不用全副武装了。
-
四物汤加味——血虚人的止痒方 皮肤干燥像蛇皮的朋友,多半是血虚生风,熟地、当归、白芍这些补血药材,配上蝉蜕、僵蚕祛风,喝上半个月,皮肤滋润度肉眼可见提升,建议找中医师调整剂量,别自己瞎配。
-
龙胆泻肝汤——湿热体质专属 爱吃烧烤火锅、熬夜加班的上班族注意,这类人体内湿热重,特别容易长疥疮,龙胆草、黄芩、栀子这些苦寒药,虽然喝着像吃苦行僧,但对付裆部潮湿瘙痒、脚气水泡确实管用。
泡澡泡脚有讲究:让药效渗进毛孔
-
夜交藤浴——失眠瘙痒双杀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还浑身痒?试试夜交藤煮水洗澡,这种何首乌的藤蔓有安神止痒的功效,我们当地老人都说"夜交藤熬水,洗出好筋骨",对神经性皮炎特别有效。
-
花椒水泡脚——真菌杀手 脚气引起的瘙痒最让人尴尬,一把花椒煮水泡脚,那种麻酥酥的感觉虽然刺激,但杀灭真菌绝对给力,记得泡完擦干脚趾缝,撒点自制的蛇床子粉(蛇床子磨碎),保证一周见效。
民间止痒智慧:这些土方子真管用 • 蚯蚓泥:活蚯蚓洗净剁碎,敷在荨麻疹部位,粘液干了再换新的,老一辈说这叫"以毒攻毒" • 醋泡大蒜:陈醋泡蒜七天后,用蒜液捈癣斑,对付顽固体癣有奇效 • 冬瓜皮擦脸:新鲜的冬瓜皮内侧擦拭面部瘙痒,天然芦荟替代方案
温馨提示:
- 孕妇、哺乳期慎用活血化瘀类中药
- 过敏体质使用前要做皮肤测试
- 严重感染务必就医,别耽误病情
- 中药止痒贵在坚持,别指望一夜见效
这些年收集的止痒偏方,都是跟着乡下赤脚医生学的真本事,记住这些草木朋友,下次皮肤造反别急着往医院跑,翻翻厨房柜子、阳台花盆,说不定就能找到现成的止痒神器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可比激素药膏温柔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