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热起来,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又拉又肚子疼,吃点啥药好",要说这痢疾啊,可不是简单的拉肚子,它带着黏液脓血,上完厕所肛门火辣辣地疼,懂行的都知道这是肠道在报警,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老祖宗留下的治痢疾宝贝,都是实打实的干货。
先搞明白啥叫痢疾 很多年轻人分不清腹泻和痢疾,其实区别大着呢!普通拉肚子就是稀里哗啦,上完厕所就松快了,但痢疾不一样,肚子揪着疼,拉完还想拉,马桶里红白相间像鼻涕一样的东西,严重时还发烧脱水,西医说是志贺菌、大肠杆菌这些坏家伙捣乱,中医看来就是湿热毒邪憋在肠道里闹腾。
为啥西药治痢疾容易反复 我邻居王大夫开诊所二十多年,常念叨现在人滥用抗生素,很多人一拉肚子就吃诺氟沙星,确实能止泻,但把肠道里的益生菌也杀得七七八八,更麻烦的是耐药性越来越强,去年他接了个反复痢疾的患者,三代头孢都压不住,最后还是靠中药调理好的。
老中医压箱底的治痢方子
-
黄连——痢疾界的急先锋 记得小时候见爷爷种的黄连,苦得舌头打颤,但这苦果子治痢疾是真灵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"治肠澼下痢",现在药店两块钱能买一大包黄连片,急性痢疾时抓3-5克煮水,加勺蜂蜜咕嘟咕嘟喝下去,当天就能止住那种里急后重的感觉,不过体寒的人别久服,免得伤胃。
-
白头翁——专治阿米巴痢疾 村头刘婶前年去云南旅游,回来拉得脸色蜡黄,医院说是阿米巴痢疾,老中医给开了白头翁汤,毛茸茸的根茎看着古怪,煮出来的汤却清甜,她连喝三天,那些果酱似的大便就不见了,现在我家阳台常年晒着白头翁干品,雨季潮湿时煮一壶当凉茶喝。
-
马齿苋——田埂上的止痢草 要说最亲民的治痢中药,当属马齿苋,这种野草田间地头到处长,掐尖焯水拌蒜泥,既是家常菜又是良药,去年我带儿子露营,小家伙偷吃溪水摸的螺蛳,半夜腹痛不止,幸亏当地村民给了把晒干的马齿苋,煮水喝下不到俩钟头就见效,现在我家冰箱常备腌马齿苋,夏天做凉拌菜还能防拉肚子。
-
秦皮——肠黏膜的修复工 有些慢性痢疾患者,肠道溃疡总也好不利索,秦皮这味药最擅长收敛止痢,中药铺买的秦皮丝,配上白头翁、黄柏煎汤,早晚熏洗肛门,对痔疮出血合并痢疾的特别管用,我丈母娘当年就是这么治好的,现在二十年没再犯过。
-
鸦胆子——对付顽固痢疾的狠角 遇上那种反复发作的休息痢,就得请出鸦胆子这位"猛将",记得早年跟着师傅出诊,有位出租车司机三年痢疾治不好,师傅让他每天空腹吞服5粒鸦胆子胶囊,配合艾灸关元穴,硬是把陈年老病根除了,不过这药劲太大,孕妇小孩绝对不能碰。
中医治痢的小窍门 老辈人治痢疾讲究"通因通用",该拉的时候要让毒素排干净,比如用大黄9克泡水,小口慢饮,既能导滞又不伤身,还有个土法子:新鲜石榴皮焙干研末,每次腹泻后冲服6克,涩肠止泻效果惊人。
防痢疾要从筷子头开始 说到底,病从口入才是关键,夏季细菌活跃,凉拌菜最好用蒜泥醋汁杀菌,海鲜河鲜务必煮熟,我家里常年备着藿香正气水,外出吃饭前喝一支,这么多年还真没中过招。
最后唠叨一句:要是拉得腿软尿少,千万别硬扛,赶紧去医院补液,中药虽好也得对症,记住这些祖传的宝贝,关键时刻能救急,但日常防护才是根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