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一喝中药身上就刺痒",搞得大家对中药调理又爱又怕,我自己喝了三年中药调理体质,也经历过皮肤痒的阶段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里面的门道。
其实喝中药后皮肤痒分好几种情况,就像去美容院做脸也会分敏感肌专用套餐一样,最常见的是排毒反应,中医常说"暝眩反应",就是身体在排病气的表现,记得去年我连续熬夜加班,脸上爆痘还便秘,老中医给开了清热祛湿的方子,结果喝完第二天从头痒到脚,吓得我以为过敏了,结果大夫说这是好现象,说明药力在疏通经络,让我忍三天看看,果然第三天开始狂出汗,痘痘瘪下去一半,这种痒是越抓越舒服的那种。
不过要是痒得整宿睡不着,皮肤还起红疹子,就得警惕是不是过敏了,前阵子我闺蜜吃阿胶糕补气血,结果浑身起荨麻疹,后来发现她对黄酒辅料过敏,这说明现在人体质真比老一辈复杂多了,建议大家第一次喝中药最好白天喝,万一过敏还能及时去医院。
还有种情况特别容易被忽略——药材质量问题,上次我在旅游区买过现熬的酸梅汤,喝完当晚脖子就红了一片,后来才知道那些乌梅是用硫磺熏过的,这就跟吃了劣质海鲜全身痒是一个道理,所以抓中药千万别图便宜,正规药房的药材都是经过检验的。
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事,我们小区王奶奶喝中药三十年了,她说刚开始喝时皮肤痒得像蚂蚁爬,后来慢慢就不痒了,现在她喝药反而像喝凉茶似的没反应,这就是身体适应了药性,所以新手喝药出现短暂瘙痒不用太紧张,但超过三天还痒就得找大夫调方子。
最后教大家个土办法,喝完中药马上喝杯蜂蜜水能缓解不少,我试过确实管用,特别是那种燥热引起的痒,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找靠谱的大夫,我那个老中医每次都会叮嘱:"痒了别瞎挠,拿毛巾蘸冷水敷敷,实在受不了就抹点芦荟胶。"
对了,正在喝中药的朋友注意,洗澡水温千万别过高,不然越洗越痒,还有少吃羊肉海鲜这些发物,我当时嘴馋偷吃烤串,立马痒得满床打滚,其实只要熬过前两周,后面身体适应了就会好很多,祝大家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