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交藤又叫首乌藤?这味藏在乡间的助眠仙草竟有这么多妙用!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睡不好的老张在村头晒草药时,发现隔壁王婶篮子里有几根盘曲交错的藤蔓。"这是啥稀罕物?"他随口问道,王婶神秘一笑:"这可是咱们祖辈传下来的'助眠仙草',白天各顾各,夜里自动缠绕的夜交藤。"老张听得一愣一愣,没想到这野草竟是中医眼里的宝贝。

其实像老张这样不识货的大有人在,夜交藤学名首乌藤,既是中药材也是民间偏方里的常客,它白天枝条各自舒展,到了夜晚会自动相互交缠,这神奇特性让它得了"夜交藤"的雅号,不过在不同地方它还藏着好几个鲜为人知的名字——赤葛、九牛造、铁老鼠屎,光听这些俗名就能想象它在民间流传已久。

要说这味草药最出名的功效,当属安神助眠,村里八十岁的陈奶奶就有个祖传小方子:取夜交藤9克,合欢花5克,滚水冲泡代茶饮,她说这法子还是太爷爷留下的,专治睡不着觉的毛病,现代研究发现,夜交藤含有蒽醌类、黄酮类等活性成分,确实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。

除了当茶泡,懂行的人还会拿它煮水泡脚,镇上中药店的老周师傅透露,他们常用夜交藤配艾叶煎汤,睡前泡上二十分钟,对手脚冰凉、失眠多梦特别管用,去年有个白领姑娘专门托人带话,说按这个方子泡了半个月,多年顽固性失眠竟然改善了。

别看它名字带着股仙气,其实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,每年夏秋两季,有经验的采药人会专门寻找藤茎粗壮、表皮棕红的植株,新鲜采收的夜交藤要趁太阳大时摊开晾晒,晒到七成干时扎成小把继续阴干,这样药效才能锁得住,老药农叮嘱说,发潮发霉的千万不能要,不仅失效还可能伤身。

这藤蔓浑身都是宝,叶子能外敷治蚊虫叮咬,根部更是大名鼎鼎的何首乌,不过可别自己乱挖,野生首乌要是没处理干净可能有肝毒,倒是夜交藤性情温和,《本草纲目》里明确写着它能"养血安神、祛风通络",特别适合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。

现在城里人也流行用它做药膳,最简单的法子是炖鸡汤时丢进几段,既能吸油解腻又添药香,讲究点的会在冬至那天,用夜交藤、红枣、桂圆加黄酒煨煮,说是能补气血暖身子,不过中医院刘大夫提醒,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吃,孕妇更要慎用。

最近还有科研机构在夜交藤里提取出新型抗氧化成分,这让老辈人嘴里的"野草"摇身变成科研新宠,但村里老人还是习惯晒干后挂在房梁下,时不时取几段煮水喝,就像他们常说的:"千金难买隔夜愁,不如藤萝解烦忧。"这株昼伏夜出的奇妙植物,还在乡间田埂上静静生长,见证着中医药文化的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