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州市鼎信中药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,架起药农与药企的信息桥梁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老张,你这20亩柴胡该采收了,但今年市场价格比去年低两成,建议先晒干囤着......"在禹州市颍川街道的办公室里,鼎信公司咨询师王芳正通过视频连线提醒药农,这样的场景,在这个扎根中药材产业十五年的企业里每天都在上演。

这家从中药铺柜台起步的公司,如今已发展成中原地区中药材信息领域的"活地图",创始人李国栋至今记得2008年的那个雨天,他骑着三轮车给市区药房送药材时,目睹药农因信息滞后血本无归的场景。"当时白芷价格暴跌,药贩联合压价,满山的药材烂在地里",正是这个画面催生了中原首个中药材专业信息服务平台。

经过十五年沉淀,鼎信公司形成了"三维度"服务体系,市场分析师每天凌晨三点准时打开四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实时数据,结合海关进出口信息绘制价格走势图;技术顾问团定期深入20多个道地药材产区,今年光在禹州就举办37场种植培训;最特别的当属"红娘服务",通过智能匹配系统为药企寻找优质货源,帮合作社对接稳定订单。

在该公司的档案室里,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记录本,随手翻开2016年的台账,某次为安徽亳州药商紧急调配50吨禹白芷的全过程跃然纸上:凌晨接单、天亮联系三个乡镇合作社、午间完成质检、傍晚装车启运,这种"生死时速"式的服务,让他们在业内赢得"中药材120"的称号。

公司墙上挂着的"全国中药材诚信企业"铜牌,记录着他们的特殊贡献,220年疫情时期,他们三天三夜搭建起"防疫药材绿色通道",协调200多吨连翘、金银花直达武汉,技术总监张明至今保留着当时穿防护服在仓储基地分拣药材的照片,"那会儿微信运动每天五万步,脚底都磨出了水泡"。

如今走进公司大厅,电子大屏上跳动着全国药材行情数据,但最醒目的位置始终挂着块小黑板,用粉笔写着当日禹州地产药材的实时价格,这种"土洋结合"的服务模式,让山区药农能像看天气预报般掌握市场动态,去年秋天,他们通过预警系统提前告知药农黄芩产能过剩,避免当地上千户种植户损失。

在刚刚结束的秋收季,公司又推出"药材管家"新服务,90后技术员小陈带着无人机在山茱萸种植基地盘旋,收集的数据立刻传回总部分析。"现在不仅要懂行情,还得会看卫星图",他笑着展示手机里的APP,上面清晰标注着每块药田的土壤酸碱度和往年产量。

从最初的手写药价清单到如今的区块链溯源系统,鼎信公司始终扮演着产业"润滑剂"的角色,就像李国栋常说的:"我们不做药材买卖,只做信息的搬运工,让山里的宝贝卖上好价钱,让城里的药企找到放心货,这买卖才做得长久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