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委陵菜,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,这种生长在山坡、林边、草丛里的野草,在中医眼里却是个"宝藏",前几天我在郊外采风时,当地老药农随手拔起一株带根的草药,指着紫红色的果实说:"这就是委陵菜,治拉肚子、消炎止血都是一把好手。"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不起眼却能量满满的中药宝贝。
藏在深山的"救命草" 委陵菜的学名叫Potentilla chinensis,属于蔷薇科植物,在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的山区,老乡们习惯叫它"翻白草",因为到了夏秋时节,它的叶片背面会变成银白色,这种特性在古代就被医家注意到,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它能"治吐血、下血、崩中带下",记得去年我去黔东南采访,苗族阿婆教我辨认山里的草药,她随手掐断茎叶,断面立刻渗出淡黄色汁液:"跌打损伤时,新鲜的汁液敷上就能消肿。"
现代人需要的"天然抗生素" 别看委陵菜长相普通,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没食子酸、槲皮素等活性成分,在实验室里,这些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都有明显抑制作用,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邻居张医生就推荐用委陵菜煮水漱口,说是能预防咽喉肿痛,我自己试了几天,配合淡盐水漱口,确实感觉喉咙清爽很多,不过要注意,新鲜药材直接入口可能有轻微麻涩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
厨房里的养生妙用 在贵州山区采访时,我见识到委陵菜的各种吃法,布依族同胞会采收春季嫩苗,焯水后凉拌,酸辣口感特别开胃,他们还说晒干的委陵菜泡茶喝,能缓解夏季暑湿引起的腹泻,最近我尝试用委陵菜炖鸡汤,在砂锅里慢煨两小时,汤色金黄透亮,喝起来有股淡淡的草木香,不过要提醒的是,孕妇和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,毕竟它是性凉的药材。
辨别真假的小窍门 市面上偶尔会有混淆品种,记住这三个特征就不会买错:一是根茎呈棕褐色,断面有菊花心纹路;二是羽状复叶边缘有锯齿;三是5月开花时,金黄色花瓣格外显眼,我通常会选带根全草的干品,储存时放在阴凉通风处,注意防蛀,去年在药材市场见到硫磺熏过的委陵菜,颜色过分鲜亮,这种千万要避开。
那些年错过的"野草" 小时候在外婆家,总把委陵菜当杂草拔掉,现在想来真是浪费资源——它的嫩芽焯水后可以摊鸡蛋饼,花期采收的全草晒干能当茶饮,最有趣的是它的种子,黑亮亮的像小珍珠,老人们说收集起来能做香囊,上个月我试着用委陵菜泡酒,加了冰糖和枸杞,泡出来的药酒琥珀色透亮,每天喝一小盅,感觉肠胃都舒服些。
这味从山野走来的中药,承载着太多民间智慧,下次去郊外踏青,不妨留意脚边的委陵菜,不过采摘要适度,毕竟野生资源经不起过度采集,现在有些中药材基地已经开始人工种植,品质同样优良,如果你也有使用委陵菜的经历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说不定你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