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"五色入五脏",黄色属土对应脾胃,翻翻家里药箱,发现黄芪、黄连、黄芩这些带"黄"字的中药还真不少,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些"黄"字号中药,看看它们到底藏着哪些养生智慧。
黄芪:厨房里的补气小能手
上次去甘肃出差,当地朋友带我去挖黄芪,刨开褐色泥土,手指粗的根须带着淡淡豆香,药农老李说:"这黄芪啊,越往北长药效越好,你们城里人拿它炖鸡,我们挖煤累了直接嚼两口。"
确实,黄芪堪称"平民补气王",办公室久坐的闺蜜每天用黄芪煮水,她说以前总感觉喘不上气,现在爬楼梯都不喘了,我自己试过黄芪红枣茶,煮完满屋都是甜糯的枣香,喝着喝着手脚冰凉的毛病真改善了,不过要提醒,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黄芪,不然容易上火。
黄连:熬夜党的"苦口良药"
记得刚做自媒体那年,经常通宵赶稿,有次口腔溃疡疼得吃不下饭,老中医爷爷塞给我几颗黄连含片,那滋味,苦得我直皱眉,但第二天溃疡真消了大半,现在学聪明了,熬夜前泡杯黄连水,虽然苦得像喝中药,但第二天不至于嗓子冒烟。
黄连最绝的是治"火毒",有个烧烤摊主跟我吐槽,夏天脖子上长满红疙瘩,用黄连煮水擦脸,三天就平复了,不过这味药太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,我试过黄连炖排骨,结果苦得全家没人动筷子,后来改成黄连蜂蜜水,苦甜交织倒是别有风味。
黄芩:油皮肌的天然灭火器
表妹是美容院老板,她店里总飘着股淡淡的草药香,有次看她给顾客调面膜,黄色粉末混着绿豆泥,一问才知道是黄芩粉。"油皮长痘敷这个,比消炎药还管用。"她边说边展示自己光滑的额头,确实连痘印都看不见。
黄芩泡茶是我最近的新宠,抓一小撮煮开水,晾凉后冰镇,喝起来像淡淡的菊花茶,有天下巴长了个硬包,连喝三天黄芩茶,居然没发出来,不过这茶性寒,我现在都搭配几颗红枣一起煮,既能清热又不伤胃。
黄柏:脚气星人的救星
邻居王叔是足疗师,他店里秘方泡脚包总少不了黄柏,有次串门看他泡完脚,水面浮着层淡黄色药汤,他说这是在给脚"下火",我试了一次,多年脚气水泡居然没复发,现在学聪明了,运动鞋里撒点黄柏粉,比活性炭除味还好用。
黄柏最有意思的用法是治湿疹,同事家娃满月长了满脸奶癣,老中医开了黄柏煎水洗,三天就褪红了,不过这味药大苦大寒,体寒的人千万别拿来泡水喝,我试过一次疼得直哆嗦。
蒲黄:妇科圣手的粉色秘密
表姐是中医院护士,有次要帮她找蒲黄,这玩意细得像面粉,闻着带点鱼腥,她教我辨别好坏:"好蒲黄会结块,搓开是金黄色,劣质品才飘灰。"后来看她配药,蒲黄配阿胶治崩漏,配五灵脂治痛经,简直就是妇科百搭选手。
有次拍美食视频做蒿子粑粑,老师傅往青团里撒蒲黄,蒸熟后切开,断面星星点点的黄,吃着带点草木香,不过孕妇要忌口,表姐千叮咛万嘱咐,说这药活血太猛。
大黄:便秘星人的通关秘籍
公司前台小张总备着瓶荷叶大黄茶,有次看她抓一大把大黄片,我吓一跳:"你这剂量也太大了!"她嘿嘿笑:"应急嘛,早上喝下午就见效。"不过这猛药不能常喝,我试过连喝三天,肚子咕噜响个不停。
大黄最绝的是治痘痘,我哥青春期满脸痤疮,老中医让用大黄粉蜂蜜调敷,两周就平了,现在他洗澡还放点大黄煮水,说是给身体"通排污",不过这药太猛,腹泻期间千万别碰,不然厕所都要被你承包了。
这些带"黄"的中药就像性格各异的江湖高手,黄芪像温和的长者,黄连似严厉的先生,黄芩如清爽的少年,用了大半年,我发现它们最适合现代人:黄芪补气抗疲劳,黄连降火解热毒,黄芩控油消炎症,黄柏除湿止瘙痒,蒲黄调经止血瘀,大黄通便清宿便,不过切记要辨证使用,阴虚火旺的别乱补,阳虚怕冷的少寒凉,下次去药店,不妨多留意这些"黄"字号中药,说不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密码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