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鹿角片怎么有的卖几十块,有的要上千?"作为在中药材行业摸爬滚打八年的老炮儿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行当里的门道,别看都是块硬邦邦的骨头片,里面的水深着呢!
先说个真实案例,上个月我陪老中医去药材市场,亲眼看见两个摊位都在卖"鹿角片",左边摊位标价88元/克,右边只要26元/克,老师傅捏起来闻了闻,直接说:"左边是真梅花鹿,右边是驯鹿掺了淀粉。"这价差背后的故事,够写本《中药材江湖》了。
第一关:出身决定身价
正宗鹿角片主要分三六九等:头层是梅花鹿,其次是马鹿,再往后是驯鹿、水鹿,就像茅台酒和普通白酒的区别,同样叫"酒",味道天差地别,东北长白山的梅花鹿角,因为生长周期长(要褪五次角)、有效成分高,价格能飙到黄金的三分之一,而新疆伊犁的马鹿角,虽然药效稍逊,但胜在量大,价格就亲民多了。
第二关:加工工艺藏猫腻
别小看切片这个环节,老药工切出来的薄如蝉翼,新学徒可能切得比硬币还厚,关键在"净制"工艺——优质鹿角片要去毛、消毒、阴干,有些不良商家会用硫磺熏白,或者掺淀粉增重,去年我就见过批发商把边角料打碎重塑,冒充整片卖,这种货泡水就会散架。
第三关:年份长短有讲究
老辈人常说"陈年鹿角赛人参",其实是指二杠茸(第二年自然脱落的角),新角水分大药效弱,三年以上的陈角虽然外观发黄,但鹿茸酸含量反而更高,不过现在市面上八成都是当年新角,真正老货早被药店当镇店之宝收着了。
第四关:渠道差价吓死人
同样的长白山梅花鹿角,在产地批发价约1500元/公斤,到了大城市药店敢翻三倍,最坑的是旅游景区,我见过包装精美的"鹿角礼盒",里面掺着灵芝碎片,售价高达8888元,中药材不是奢侈品,过分精美的包装都是在收智商税。
第五关:真假辨别有诀窍
新手最容易在这点栽跟头,真鹿角片断面有蜂窝状小孔,闻着有淡淡腥味,用火烧会冒白烟,假的多是用羊角或牛骨染色,泡水后会脱色,煮汤会有刺鼻化学味,老行家教我的方法最直接:拿手电筒照,真货透光能看到细密纹理,假货就是死白一片。
说句实在话,现在市面上90%的鹿角片都达不到药典标准,去年国家药监局抽检,不合格率高达47%,主要是重金属超标和掺杂问题,建议大家要么去同仁堂这种老字号,要么找相熟的中医师带购,实在想图便宜,至少得选有GMP认证的厂家,别在直播间买所谓"祖传秘方"。
最后提醒各位:鹿角片虽好,但不是人人适合,阴虚火旺的朋友吃了可能流鼻血,孕妇更是碰都不能碰,与其花大价钱买保健品,不如老老实实喝黄芪当归茶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药材,讲究的是个对症下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