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勃,藏在深山里的中药止咳高手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前年清明回皖南老家扫墓,我在竹林边发现一簇灰褐色的"蘑菇",爷爷用草茎戳了戳这团皱巴巴的菌体,突然冒出一句:"这是马勃,治嗓子疼比抗生素还灵!"当时我半信半疑,直到亲眼见证村里王婶用它煮水治好了孙子的百日咳,才惊觉这不起眼的山野之物竟藏着千年中药智慧。

马勃到底是何方神圣?

第一次见到马勃的人都会以为它是某种野生菌类,这个外表呈灰白或淡褐色的球状物,摸起来像海绵般柔软,掰开后内部布满蜂窝状孔洞,但它既不是蘑菇也不是真菌,而是一种特殊的担子菌门生物,成熟后的马勃会化作大量孢子,随风飘散到山林腐殖土中安家。

在皖南山区,有经验的药农会在暴雨过后进山采收,此时的马勃肉质厚实,药效最佳,他们有个口诀:"摘冒尖,选饱满,捏着软乎才算好",我跟着舅舅学过辨别窍门:优质马勃轻捏会有细微弹感,断面呈现洁白的絮状结构,若是发黄或有异味就千万不能要。

从《本草纲目》到现代药房
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过马勃:"清肺散血热,解毒利咽喉",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,道士们就用它治疗瘟疫中的喉痹,据徽州老中医说,过去走方郎中的褡裢里总揣着干马勃,遇到咳嗽咽痛的患者,随手撕两片泡茶就能见效。

去年我咽炎发作,喉咙肿得说不出话,母亲从阁楼陶罐里取出珍藏的马勃,让我含着切片,刚开始只觉得清凉沁润,没想到第二天肿痛竟消了大半,现代研究发现,马勃含有马勃素、氨基酸和多糖,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,这或许就是它消炎止痛的科学依据。

居家必备的救命仙丹

在缺医少药的年代,马勃救过不少人的命,邻村有次山火,很多村民吸入浓烟导致肺部灼伤,老族长指挥妇女们熬制马勃汤,让伤员每天喝三次,配合枇杷叶煎水漱口,一周后就陆续好转,这种急救智慧现在看依然了不起。

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马勃最常用来对付三类病症:一是感冒引起的剧烈干咳,二是教师、歌手等职业人群的慢性咽炎,三是外伤出血,记得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摔破膝盖,奶奶把马勃碾成粉末撒在伤口上,血立马就止住了,愈合速度比酒精消毒快得多。

那些年错过的马勃美食

别以为马勃只能入药,其实它还是道美味山珍,云南地区流行凉拌马勃,将新鲜幼嫩的马勃撕成薄片,焯水后加辣椒花椒凉拌,吃起来咯吱咯吱特别爽口,不过要切记必须是完全未破溃的马勃才能食用,成熟的孢子体容易引发过敏。

我家祖传个马勃炖鸡汤的偏方:土鸡焯水后放入红枣、枸杞和整颗马勃,文火慢炖两小时,汤色金黄透亮,喝着有股淡淡的菌香,据说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,我每次换季必喝几次,确实很少犯嗓子毛病。

使用马勃的禁忌清单

虽然马勃药性平和,但也有讲究,表弟有次上火咳嗽,抓了把马勃当茶泡,结果咳得更厉害,后来才明白他属于风寒咳嗽,马勃只适合风热型症状,老中医叮嘱:舌苔白腻、怕冷明显的寒症患者千万别用,否则雪上加霜。

储存马勃也有门道,必须晒干后用牛皮纸包好,放在石灰缸里防潮,我见过药铺伙计往马勃堆里放大蒜瓣防虫,这招特别管用,要是发现马勃表面长毛或者有酸腐味,千万要扔掉,变质的马勃会产生毒素。

最近逛中药材市场发现,正宗的紫马勃价格涨到每斤800多元,想起小时候漫山遍野都是,随便捡几个回家晾着,现在生态环境变化,加上过度采挖,野生资源越来越少,或许某天这味神奇的中药会成为记忆里的传奇,但我们至少还能在药典里找到它的身影,继续传承这份来自山林的馈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