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胃部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健康困扰,很多人会选择中药丸来调理胃部,治胃的中药丸都有哪些呢?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。
常见治胃中药丸介绍
香砂养胃丸
- 成分:木香、砂仁、白术、陈皮、茯苓、半夏(制)、醋香附、枳实(炒)、豆蔻(去壳)、姜厚朴、广藿香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。
- 功能主治:温中和胃,用于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、痞满,症见胃痛隐隐、脘闷不舒、呕吐酸水、嘈杂不适、不思饮食、四肢倦怠。
- 用法用量:口服,一次 9 克,一日 2 次。
保和丸
- 成分:山楂(焦)、六神曲(炒)、半夏(制)、茯苓、陈皮、连翘、莱菔子(炒)、麦芽(炒)。
- 功能主治:消食,导滞,和胃,用于食积停滞,脘腹胀满,嗳腐吞酸,不欲饮食。
- 用法用量:口服,一次 8 丸,一日 3 次。
胃苏颗粒(虽然是颗粒剂,但也有丸剂思路可参考)
- 成分:紫苏梗、香附、陈皮、香橼、佛手、枳壳、槟榔、鸡内金(制),辅料为糊精、甜菊苷、羧甲淀粉钠。
- 功能主治:理气消胀,和胃止痛,主治气滞型胃脘痛,症见胃脘胀痛,窜及两胁,得嗳气或矢气则舒,情绪郁怒则加重,胸闷食少,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。
- 用法用量:用适量开水冲服,搅拌至全溶,若放置时间长有少量沉淀,摇匀即可,一次 1 袋,一日 3 次,15 天为一个疗程。
附子理中丸
- 成分:附子(制)、党参、白术(炒)、干姜、甘草。
- 功能主治:温中健脾,用于脾胃虚寒,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手足不温。
- 用法用量:口服,水蜜丸一次 6 克,大蜜丸一次 1 丸,一日 2 - 3 次。
越鞠丸
- 成分:香附(醋制)、川芎、栀子(炒)、苍术(炒)、六神曲(炒)。
- 功能主治:理气解郁,宽中除满,用于胸脘痞闷,腹中胀满,饮食停滞,嗳气吞酸。
- 用法用量:口服,一次 6 - 9 克,一日 2 次。
常见治胃中药丸对比表格
名称 | 主要功效 | 适用症状 | 用法用量 | 注意事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香砂养胃丸 | 温中和胃 | 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所致胃痛、痞满等 | 一次 9 克,一日 2 次 | 饮食宜清淡,忌烟、酒及辛辣、生冷、油腻食物 |
保和丸 | 消食导滞和胃 | 食积停滞,脘腹胀满等 | 一次 8 丸,一日 3 次 |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|
胃苏颗粒 | 理气消胀,和胃止痛 | 气滞型胃脘痛 | 一次 1 袋,一日 3 次,15 天为一疗程 | 孕妇忌服,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,切勿恼怒 |
附子理中丸 | 温中健脾 | 脾胃虚寒,脘腹冷痛等 | 水蜜丸一次 6 克,大蜜丸一次 1 丸,一日 2 - 3 次 |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|
越鞠丸 | 理气解郁,宽中除满 | 胸脘痞闷,腹中胀满等 | 一次 6 - 9 克,一日 2 次 | 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|
治胃的中药丸都有哪些 FAQ 常见问题大全
问:香砂养胃丸适合所有胃部不适的人吗?
答:不是的,香砂养胃丸主要适用于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、痞满等症状,如果是胃热引起的胃部不适,如胃脘灼热、口干口苦等,服用香砂养胃丸可能不仅无法缓解症状,还可能加重病情,对香砂养胃丸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人也不适合服用。
问:保和丸能长期服用吗?
答:不建议长期服用,保和丸主要用于食积停滞的情况,当食积症状缓解后,就不需要再继续服用,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依赖药物,自身的运化功能减弱,是药三分毒”,长期服用保和丸也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,比如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等。
问:附子理中丸有副作用吗?
答:附子理中丸虽然有温中健脾的功效,但也存在一定副作用,其主要成分附子含有乌头碱等有毒成分,如果过量服用或者服用时间过长,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,如口舌麻木、头晕、心慌等,对于一些体内有实热的人来说,服用附子理中丸可能会加重热象,出现口干、口苦、便秘等症状,所以在服用附子理中丸时,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,不可自行增减剂量。
在选择治胃的中药丸时,要根据自身的症状和体质,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,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,保护好我们的胃部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