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"脑袋炸了""腰要断了",看着同事猛灌布洛芬的样子,突然想起老家奶奶常说的那句话:"急疼吃西药,慢疼找中药"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藏在药柜里的"止疼高手",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真本事。
元胡:游走在经络里的"止痛侦察兵" 上次陪闺蜜去抓中药,发现她痛经方子里总出现"延胡索"三个字,老中医笑着说这就是李时珍都说好的元胡,专治各种"拧着疼",这味金毛小狗模样的药材最绝的是"跟着疼痛跑",像颈椎病压迫神经的刺痛、胃溃疡的隐痛,它都能精准定位,记得要醋制过的才好吸收,泡酒擦跌打损伤效果翻倍。
川芎:头痛星人的救星灯 常年伏案工作的程序员小王,太阳穴贴着膏药来上班的样子我可太熟悉了,后来他桌上多了个养生壶,每天煮着菊花川芎茶,这味带着浓郁香气的药材是治头风的圣手,尤其适合吹风受凉后的偏头痛,但要注意血虚的人得像吃糖果似的含着吃,否则容易上火。
白芍:给肝脏装了个"减震器" 公司财务姐姐每到月底必犯的老毛病——胁肋胀痛,自从喝了白芍甘草汤就再没见她揉过肚子,这味白白嫩嫩的药材最会哄肝脾气,女性经期前乳房胀痛、熬夜后的两肋闷胀,用它煮水加冰糖,比按摩店一万次推拿都管用,不过孕妇要绕道走,它活血的本事太强。
姜黄:关节里的"润滑油" 楼下跳广场舞的王阿姨教我认过姜黄,说她每天拿这个泡酒擦膝盖,这味和生姜很像的药材最懂老年人的苦,肩周炎抬不起胳膊、风湿性关节炎走路发沉,用它配合热敷,能把寒气拔出来,但千万别直接嚼,对胃刺激大得很,磨粉冲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。
乳香:跌打损伤的"隐形绷带" 上个月踢球崴脚,中医诊所老师傅给我调的敷药里就有乳香,这味闻着像教堂熏香的树脂,最能穿透皮肉直达筋骨,崴脚扭腰这种急性伤痛,用白酒调和药粉外敷,消肿速度堪比特效药,不过呼吸道敏感的人要慎用,味道太窜了。
这些中药虽好,但可不是万能丹药,去年我妈腰椎突出疼得直冒汗,自行加大川芎剂量,结果半夜心慌送急诊,老中医说就像钥匙配锁,得辨清寒热虚实,气滞血瘀的疼适合活血药,受凉引起的要用温性的,劳累过度的得补气血,建议大家别自己当医生,看诊时要让大夫摸脉看舌苔。
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疼了就嗑止痛药,其实中药止疼讲究"通则不痛",更像是给身体做疏通手术,收藏这份止疼秘籍的同时,别忘了改掉久坐不动、熬夜贪凉的坏习惯,毕竟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,真正的健康是从根子上赶走疼痛,而不是捂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