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根茎到花果!盘点中医常用的六大类药材,养生治病各有妙用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熬夜加班感觉身体被掏空?试试用中药材调理吧!不过走进药店看到琳琅满目的药材柜台是不是有点懵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中药材的"家族谱系",学会这些知识你也能当半个行家!

根茎类:藏在地下的"能量块" 要说中药店里最常露脸的,那必须是根茎类药材,就像人参、黄芪这些补气明星,个个都是埋在土里吸收天地精华的高手,广东人煲汤最爱放几片,配上红枣枸杞,煮出来的汤水甘甜醇厚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"键盘侠"们提气补血。

党参也是个低调的实力派,价格比人参亲民多了,炖鸡炖排骨时丢两根,既能调和腥味又能补中益气,要是碰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,含一片生地黄效果立竿见影,这种黑褐色的块根就像天然的"灭火器",专治各种上火症状。

花叶类:会呼吸的植物器官 别以为只有根茎才能入药,很多花草叶子可是宝贝,就拿菊花来说,杭白菊泡茶能清肝明目,黄山贡菊更适合祛风清热,春天摘的茉莉花晒干后可是消暑神器,抓一把泡在玻璃杯里,看着花朵慢慢舒展,闻着清香,喝着降火,简直是都市人的续命水。

要说最接地气的花叶类药材,非得属薄荷和紫苏了,夏天煮绿豆汤时撒点薄荷叶,清凉感瞬间翻倍;吃海鲜火锅时配点紫苏叶,既能去腥又能解腻,这两种路边就能采到的药材,堪称厨房里的"万能搭子"。

果实种子类:藏在果壳里的大智慧 老祖宗早就发现,很多水果的"边角料"都是良药,山楂片不止是冰糖葫芦的搭档,炒焦后煮水喝能化解积食;陈皮可不只是橘子皮晒干那么简单,存放三年以上的才算正宗,泡水喝理气化痰特别灵验。

说到种子界的明星,必须提名枸杞和薏米,保温杯里泡枸杞已经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养生标配,其实真正的行家更爱用芡实煮粥,这种长得像鱼鳞的种子,补肾固精的效果可比枸杞实在多了,还有酸枣仁,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抓一小把捣碎煮水,比数羊管用多了。

全草类:整株都是宝的"绿色药房" 有些植物全身上下都能入药,简直就是行走的药材库,最常见的要数蒲公英,春天挖点带根的嫩苗凉拌能吃,晒干后整株又能泡茶消炎,车前草更有意思,长在路边不起眼,整株熬水却是治疗尿路感染的偏方。

鱼腥草算是全草类的"网红"了,贵州人拿它凉拌当家常菜,四川人用来涮火锅,其实它的正式身份是天然抗生素,感冒咳嗽时用新鲜草药煮水,效果堪比消炎药,不过这味道确实一言难尽,得加点蜂蜜才能下咽。

动物类:来自活体的特殊馈赠 这类药材讲究的是"以形补形",不过现在野生资源越来越少,很多都改用人工养殖的了,阿胶大家都知道是驴皮熬的,但其实龟甲、蝉蜕这些才是真·动物药材,小孩子夜惊哭闹时,用蝉蜕煮水擦身比吃药片温和多了。

最神奇的当属蜂产品家族,蜜蜂酿造的蜂蜜能润肠通便,蜂蜡可以做外用药膏基质,连蜂蛹都能油炸着吃壮阳,不过过敏体质要谨慎,毕竟这些"小动物"制品容易引发不适。

矿物类:大地深处的化学宝藏 这类药材看起来像在玩石头剪刀布,朱砂镇惊安神,石膏退热止渴,磁石居然能治耳鸣,不过现代人用这些要特别小心,很多矿物药含有重金属成分,必须经过严格炮制才能使用。

记得小时候发烧,奶奶总会去中药铺抓点石膏回来煮水,放点冰糖调味,喝下去确实能快速退烧,但现在医生开方都会控制用量,毕竟这些"石头药"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说了这么多中药材种类,最关键的还是要对症使用,就像同样的嗓子疼,金银花适合风热型,罗汉果却对付燥咳更有效,建议大家平时备些常见药材,但具体怎么搭配,还是要找中医师把脉开方,毕竟老话说得好:"是药三分毒",养生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