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坊们注意啦!最近菜场里总能看到堆成小山的白萝卜,老辈人常念叨"冬吃萝卜赛人参",可您知道吗?这普通萝卜入药后摇身一变,就成了中医眼里的宝贝——小罗卜中药,今天咱就唠唠这个藏在菜摊里的养生高手,看看它到底藏着多少养生密码。
【菜市场里的中药宝藏】 前些天去中药房抓药,发现配药师傅往袋子里加了把晒干的萝卜片,一问才知道,这不就是菜场三块钱一斤的白萝卜嘛!老药师笑着说:"可别小看它,经过九蒸九晒的小罗卜中药,可是能健脾消食的好东西。"原来咱们天天见的萝卜,切片晒干后就成了正经中药材,这性价比简直逆天了!
【千年传承的养生智慧】 翻县志才知道,用萝卜入药的老法子已经传了上千年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过:"萝菔(音同"罗卜")乃蔬中最有利者",说的就是它消食顺气的本事,现在药店里卖的"莱菔子",其实就是萝卜籽,可见从根到籽全是宝,不过要论药效,还得数霜降后的白萝卜,这时候淀粉转化成糖分,辣味减少,正是入药的好时候。
【厨房里的百搭药箱】 上周隔壁王婶给我支了个妙招:孩子积食不用慌,切点鲜萝卜片煮水,加两粒山楂,酸酸甜甜娃儿抢着喝,要说这小罗卜中药最绝的,就是既能当菜又能入药,咳嗽痰多吃蜜渍萝卜;上火便秘来碗萝卜连叶汤;就连喝酒应酬前,抓把生萝卜嚼嚼都能护肝,我家冰箱常年备着晒干的萝卜片,炖肉时丢几片,荤腥瞬间变清爽。
【现代研究的隐藏彩蛋】 可别以为老祖宗的经验不靠谱,现代研究发现,每100克白萝卜含8克膳食纤维,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9倍,更厉害的是它含有的芥子油和酶类物质,能帮助分解肉类油脂,难怪吃完火锅后来碗萝卜汤那么解腻,日本科学家还发现,萝卜皮里的黄酮类物质抗氧化效果堪比蓝莓,这下扔萝卜皮的手是不是停住了?
【这样吃才不浪费】 前几天跟中医院退休的刘院长吃饭,老爷子传授了不少窍门,他说新鲜萝卜药性偏凉,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生萝卜,最好做成腌萝卜或晒干后用,推荐大家试试"三蒸三晒"法:鲜萝卜切条蒸15分钟,晒半天再复蒸,反复三次后密封保存,这样处理过的萝卜变得温和滋补,冬天煮粥放一把特别养胃。
【警惕这些食用雷区】 不过再好的东西也有讲究,像人参、西洋参这类补药,千万别和萝卜同服,不然药效会打折扣,刚做完手术的病人要忌口,因为萝卜有行气作用可能影响伤口愈合,最逗的是去年张大哥闹笑话,听说萝卜解药一口气吃了半筐,结果半夜跑急诊——萝卜虽好,过量也会拉肚子哦!
【辨别好坏的小诀窍】 买小罗卜中药记住三个要点:表皮光滑带点泥的正常,发黑长毛的直接pass;闻着要有股淡淡的辛辣味,如果刺鼻可能是硫磺熏过;掂起来沉手的水分足,轻飘飘的多半放久了,我一般挑带点萝卜缨的,这种通常比较新鲜,药效也更好。
写到这儿突然想起个事儿,前两天路过中药铺,看见年轻人排队买什么"熬夜茶",其实家里晾的萝卜干就能解春燥,这不起眼的小罗卜中药,还真是老祖宗留给咱们的隐形保健品,下次再看见菜摊上的白萝卜,可别当它只是普通蔬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