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力气,脸色发黄,稍微动动就出虚汗?照镜子发现嘴唇颜色淡得像涂了粉色唇膏?这些小细节都在悄悄告诉你:身体可能在给你发"气血亏虚"的信号了!今天咱们不聊虚的,直接上干货——老祖宗留下的5个经典中药方,帮你把丢掉的气血慢慢补回来。
八珍汤:气血双补的"万金油"
说到补气血,八珍汤绝对是C位出道,这个由四君子汤(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)和四物汤(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)组成的"王炸组合",就像给身体开了个气血双补的加油站,特别适合那些明明睡够8小时还整天犯困,爬三层楼就气喘吁吁的朋友。
不过要注意,这个方子更适合长期熬夜导致的气血两虚,如果是实热体质(比如动不动就长痘、便秘)的朋友,喝两天可能就上火流鼻血了,建议找中医师把把脉,确认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"大补"。
归脾汤:心脾两虚者的救星
有些小伙伴明明吃得不少,但总是吸收不好,稍微累点就心慌心悸,这时候就得请出归脾汤了,这个方子里的黄芪、党参负责补气,龙眼肉、酸枣仁专门安神,配上当归、远志这些补血高手,简直就是为"压力山大"的上班族量身定制。
特别提醒:经常忘东忘西、失眠多梦的宝妈们注意了!哺乳期喝这个汤不仅能补气血,还能顺便调理睡眠,不过哺乳期最好把生地换成熟地,免得太寒凉伤了脾胃。
炙甘草汤:熬夜党的心脏守护神
心跳突然咚咚咚加速?晚上睡觉总觉得心口发紧?这可能是气血亏虚影响到心脉了,张仲景的炙甘草汤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,里面的阿胶、麦冬就像给心脏做了个SPA,人参、桂枝负责给身体充电,最关键的是那根甘草,经过蜜炙后变得温润甜美,特别好入口。
现在年轻人喜欢熬夜刷手机,熬完总感觉心脏突突跳,这时候不妨煮点甘草汤当茶饮,不过要是频繁出现心律失常,千万别自己硬扛,赶紧去医院查查才保险。
当归补血汤:产妇必备的元气恢复剂
生完宝宝总觉得风一吹就透心凉?洗头时头发一把把掉?这可不是简单的"坐月子"就能补回来的,当归补血汤里的黄芪用量比当归多五倍,正所谓"气行则血生",特别适合产后气血大伤的情况。
现在有些美容院推出"古法熏蒸"项目,其实就是拿这个方子打底,不过姐妹们要注意,哺乳期喝这个汤最好避开回奶食物,不然宝宝粮仓告急可就麻烦了。
泰山磐石散:备孕夫妇的孕育神助攻
正在备二胎的夫妻注意了!这个出自《景岳全书》的方子,可是古人专门用来安胎保胎的,人参、黄芪补气,当归、川芎养血,续断、黄芩稳固胎元,特别适合那些好不容易怀上却总担心流产的准妈妈。
不过现在很多人备孕时盲目进补,其实这个方子更适合气血虚弱型不孕,如果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,建议先调理好内分泌再考虑进补,不然可能会越补越胖哦!
日常调理小贴士:
- 食补不如"时补":早上7-9点胃经当令时喝粥最养人,晚上煲汤记得撇掉上层油花
- 动静结合最养生:补气血期间别急着剧烈运动,快走+八段锦才是最佳CP
- 情绪也是良药:边喝药边生闷气,效果至少打对折,保持好心情才能让药效翻倍
最后划重点:中药调理讲究"对症",同样的症状可能有不同的根源,建议大家先找靠谱的中医师辨明体质,再决定用什么方子,毕竟补气血不是吃保健品,用错方子反而可能雪上加霜,收藏这些经典名方没错,但服用前一定要遵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