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祖宗留下的长高秘诀!这几种中药搭配吃法,错过太可惜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小个子能不能靠中药再窜一窜?"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自媒体人,今天必须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件事,别看现在满大街都是"增高药"广告,但真正能写进医书的古法调理才是宝藏,不过先说清楚,骨骺线闭合的成年人别指望吃药变姚明,但25岁前的孩子真有可能通过调理多长几厘米!

中医眼里的长高逻辑

咱们老祖宗可没有"生长激素"这种词,但《黄帝内经》早就点明:"肾主骨生髓,脾为后天之本",翻译成白话就是——骨头发育看肾气,营养吸收靠脾胃,那些天生长得快的孩子,多半肾气足胃口好,要是孩子总喊腿疼(生长痛)、吃饭像猫舔碗,可能就是肝肾不足+脾胃虚弱的双重困扰。

我邻居家儿子上初中时才1米5,他爸天天炖骨头汤配黄芪,结果三年窜到1米8,当然不是让大家照搬,但这个思路是对的,中医调身高从来不是猛灌某味神药,而是像浇花一样慢慢滋养整个系统。

真正被医书收录的"增高三宝"

逛药店时千万别被各种高大上的药材名唬住,真正被历代医家认可的就这几样:

  1. 熟地黄:补肾填精的"黑土地"
    这味黑褐色的药材就像给骨头施肥的有机肥,张仲景的六味地黄丸里它就是主角,能把肾阴补得足足的,但注意要选炮制过的熟地,生地偏凉性反而伤胃。

  2. 淮山药:健脾养胃的"粮食将军"
    别小看这白白的根茎,《本草纲目》说它能"益肾气,健脾胃",很多矮瘦型孩子胃口差,用山药煮粥最温和,配上小米就是天然的生长素。

  3. 骨碎补:专治骨伤的"焊接大师"
    听名字就知道和骨头亲,跌打损伤常用它,但这药性有点猛,得像腌咸菜似的用淡盐水泡三天才能熬汤,而且只适合运动量大的孩子。

厨房里的长高食谱(附具体配方)

与其抓大把药材煎药,不如把这些宝贝融进家常饭,我走访过好几个中医世家,发现他们都有这几道拿手菜:

助长筋骨汤(周末版)
材料:筒子骨1斤+淮山药半根+红枣6颗+枸杞1把
做法:骨头焯水后加姜片炖2小时,最后放山药红枣焖15分钟,每周喝两次,比钙片好吸收多了。

元气蒸饭(每日版)
底层铺粳米,中间夹层泡发黑豆+黑芝麻,最上面撒当归粉,用电饭煲普通煮模式,拌着肉汁能吃三大碗,特别适合挑食的孩子。

追风长高茶(四季版)
桑葚干10颗+杜仲皮3克+甘草2片,开水闷泡当茶饮,酸酸甜甜的味道,坐车上课都能喝,但舌苔厚腻时别喝,容易上火。

避开这些坑才能见效

去年有个妈妈给我留言,说给孩子吃中药三个月反而胖了十斤,仔细一问才知道她天天炖人参鸡汤,这不越补越堵吗?这里划重点:

  • 忌盲目补钙:骨头汤别超过一周两次,钙补过量反而影响铁锌吸收
  • 远离寒凉药:板蓝根、金银花这些清热解毒的药会伤阳气
  • 警惕伪劣品:某宝几十块的"祖传增高粉"八成是麦芽糊精,买药材认准GMP认证药房
  • 把握黄金期:女孩初潮后、男孩变声后效果减半,这时候该去医院测骨龄

真实案例比广告靠谱

我表弟14岁那年1米6出头,体育老师都说他没救了,后来他姥姥每天清晨带他拉单杠,晚上喝鲫鱼淮山汤,半年长了8公分,现在他1米82,在警校读书,关键就在坚持二字,断断续续喝两天歇三天肯定没用。

还有个读者小孩属于晚长型,15岁突然停长,我用党参、白术、陈皮给他配了个开胃方子,配合跳绳摸高,硬是两年从1米65长到1米79,所以说找对方法真的能改变命运。

结尾唠叨

最后泼盆冷水:世上没有仙丹妙药,中药调理顶多帮你把基因潜力榨干,那些吹嘘"月长5厘米"的赶紧跑,正常情况每月长1毫米都算烧高香了,建议15岁以下的孩子每年拍次骨龄片,结合中医调理和现代医学检测,双保险才安心,毕竟孩子的身高是场马拉松,咱们做父母的既要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