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秋天到,石榴笑",这个季节水果摊上最抢眼的莫过于裂开嘴的红石榴,不过您可能不知道,这个看着喜庆的水果,在中医眼里可是个"全能选手",从果皮到根须,从花到籽,整棵石榴树都是中药材,今天就带您看看这颗红宝石藏着哪些养生密码。
【被扔掉的宝贝:石榴皮的妙用】 很多人剥石榴时总嫌皮厚,其实这层红褐色的外皮可是中药铺里的常客,老中医开的"石榴皮"不是晒干的果皮,而是把新鲜石榴皮洗净后晾干的药材,记得小时候拉肚子,奶奶总会剪下块石榴皮煮水,那股子涩味现在想起来还泛苦,中医说它含鞣酸能收敛止泻,对小儿积食腹泻特别管用。
【藏在花蕊里的清凉】 春天开花的石榴树其实暗藏玄机,那些橘红色的石榴花不仅能观赏,晒干后还是清热凉血的好药材,隔壁王婶每到夏天就爱泡石榴花茶,她说这花性寒能清肺火,对付咽喉肿痛比菊花茶还灵,不过体寒的朋友要少喝,毕竟凉性太大容易伤胃。
【叶子也能当药引】 上次去中药市场看见成捆的石榴叶,老板说这是专治肠炎的好东西,新鲜的叶子捣烂敷在蚊虫叮咬处能止痒,晒干泡茶喝还能降血脂,我们小区张大爷天天用石榴叶煮水泡脚,说是能缓解脚气,这招确实比捈药膏来得天然。
【根须里藏着大能量】 最让我惊讶的是石榴树根,中药名叫"石榴根皮",去年邻居家小孩尿床,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这味药,它和石榴皮功效相似但更猛,能驱肠道寄生虫,不过孕妇可得躲远点,这玩意儿活血力度不小。
【籽粒虽小五脏全】 说到石榴籽,红色那款可是补血明目的佳品,我查过《本草纲目》,李时珍都说它能"止泻痢、止血、止带",现在有些保健品厂专门收购石榴籽做胶囊,不过咱自己吃的话,建议连籽嚼碎慢慢咽,那满满的花青素对眼睛特别好。
【古人的智慧:石榴入药史】 翻翻古籍才发现,石榴早在唐代就被列入《千金方》,丝绸之路传来的不仅是水果,更是整套药用体系,波斯商人带来的不只是种子,还有用石榴治痢疾的偏方,现在新疆维吾尔医仍用石榴治疗肝胆疾病,这种传承真让人感叹。
【现代研究新发现】 别以为老祖宗的东西过时了,现代研究发现石榴含有多酚类物质,抗氧化能力比红酒还强,美国期刊发表过论文,说石榴汁能降低前列腺癌风险,不过咱们中医讲究"药食同源",每天吃半个中等大小的石榴最合适,过量反而容易上火。
【食用禁忌要记牢】 这么好的药材也有讲究,体质偏热的人吃多了会便秘,建议搭配点菊花茶,吃完海鲜别碰石榴,两者相遇容易闹肚子,还有那层薄薄的膈膜,虽然口感差,倒是消食化积的好帮手,炖肉时放点能去油腻。
下次买石榴不妨留点心眼,把各部分材料分开收纳,不过实在懒得处理的话,直接榨汁喝也挺好,毕竟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两倍,当然要是有陈年老石榴制成中药饮片,那可是调理肠胃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