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班熬夜气色差?这几味中药帮你满血复活!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12 0
A⁺AA⁻

"眼睛酸胀得像灌了铅,肩膀僵硬得转不动,明明睡够8小时还是累得喘不过气......"这种状态是不是很熟悉?现代社畜的日常,总在"再熬会儿就休息"和"实在撑不住才睡觉"之间反复横跳,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了后手——那些藏在药柜里的抗疲劳高手,可比咖啡因温柔多了。

被低估的"元气充电宝":黄芪

办公室里总有人保温杯里泡着黄芪,别以为只是跟风,这味金黄的药材简直是打工人的本命搭档,尤其适合那种"明明没生病却整天累得慌"的慢性疲劳,试过每天用10片黄芪煮水喝吗?就像给手机充电般给身体补气,连续喝一周,你会发现爬楼梯时腿脚突然有了弹簧感。

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小王就深有体会,连续加班三个月后,他总感觉胸口闷着块石头,体检单上"气虚体质"四个字让他开始每天带着黄芪枸杞水上班。"刚开始觉得像在喝土腥味的凉白开,喝到第七天突然神清气爽",他现在工位抽屉里永远备着半斤黄芪片。

但要注意,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黄芪,这时候补气反而容易把邪气关在体内,最保险的方法是早上空腹嚼两片,像吃零食一样轻松养生。

电脑族的护眼神器:枸杞菊花配

盯着屏幕盯到眼冒金星?那你需要个"眼部SPA组合",抓一把枸杞(大概20粒)加3朵杭白菊,开水焖泡半小时,看着金黄色的茶汤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,光是视觉治愈就已经值回票价。

在广告公司做设计的陈姐有个特殊习惯:下午三点准时捧着枸杞菊花茶去阳台晒太阳。"刚开始是为了戒奶茶,没想到两周后发现眼睛不干了,连痛经都好转",中医说这是肝肾同补的妙处,枸杞养肝血,菊花清肝火,特别适合久坐伤肝的办公族。

记得泡过的枸杞别浪费,嚼着吃掉效果更好,要是嫌麻烦,直接买枸杞原浆口服液,每天早晚挤两袋,比吃保健品实在多了。

熬夜党的急救包:西洋参片

凌晨两点改方案时,咖啡已经不管用了怎么办?这时候该请出西洋参这位"熬夜救星",含两片在舌下,冰凉的参味能瞬间唤醒昏沉的头脑,效果堪比薄荷糖但更持久温和。

金融行业分析师小林分享过她的"续命秘诀":"重要会议前偷偷塞一片在牙龈和脸颊之间,既不用喝水又能保持清醒。"不过别贪多,每天5克足够,过量可能会拉肚子,最好选切片完整的,某宝上30块钱能买到够用两个月的量。

特别提醒:西洋参偏凉,手脚冰凉的寒性体质要搭配红枣,而容易上火的热性体质单独使用刚好中和。

厨房里的抗疲方:当归生姜羊肉汤

说到食补,冬天最该宠幸的就是这锅千年古方,周末花半小时炖上一锅,放在冰箱里随取随热,比外卖健康百倍,做法超简单:500克带皮带骨羊肉,加30克当归、15克拍碎的生姜,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两小时,直到肉烂汤浓。

幼儿园老师李阿姨靠这个汤成功逆转了职业倦怠。"以前放学时累得不想说话,现在每周喝两次,带着孩子们疯跑都不带喘的",关键在汤底的浮油要撇干净,不然容易腻,喝完汤记得吃肉,当归活血配上羊肉温补,整个人从里到外暖洋洋。

办公室隐形养生:穴位贴敷法

实在没时间煮汤泡茶?还有懒人专属招数,去药店买现成的艾灸贴,剪成小方块贴在这些穴位:手腕横纹上两寸的"内关穴"(缓解心悸头晕),脖子后正中线的"大椎穴"(驱寒提神),膝盖外侧凹陷处的"足三里"(增强免疫力),每贴保留6小时,午休时贴上,下班正好取下。

某三甲医院护士长透露,她们科室人手必备穴位贴,夜班前后贴肩井穴,能有效缓解抬胳膊都疼的肌肉酸痛,不过皮肤敏感的人要小心,可以先在耳后试贴半小时。

这些方法都不是立竿见影的仙丹,但坚持一个月准能看见变化,真要是连续失眠半个月瘦了十斤,千万别自己瞎调理,赶紧去医院才是正经事,毕竟中药讲的是细水长流,咱们的目标是告别"周一清晨瘫",不是练成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