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图看懂白及切片的真假区别
最近总有网友私信问我:“网上买的白及切片颜色深浅不一,有的发黄,有的透亮,到底哪种才是好货?”今天咱们就借着一组高清中药材白及切片图片,彻底聊透它的鉴别诀窍,老中医常说“药材好不好,看切片就知道”,这话一点不假。
先上结论:优质白及切片应该是乳白色或淡黄色,表面光滑如玉,半透明中带着细密的纹理,像冰裂纹瓷器一样自然,要是切片发灰、发黑,或者有明显杂质斑点,多半要么是陈年旧货,要么干脆是其他植物冒充的,我特意翻出手机里存的几张对比图(如下图),左边是云南产地的正品,右边是某直播间买的“特价货”,差距一目了然。

从古至今的养生密码
白及这味药,可是从《神农本草经》里走出来的“千年老网红”,它还有个风雅的别名叫“白芨”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过:“其根白色,连及而生,故名。”别看它名字带“及”,其实性情温和得很,既能收敛止血,又能消肿生肌,古代战场上刀伤出血,民间咳血哮喘,全靠它救急。
我家里现在还留着块爷爷当年挖的白及原草,晒干后硬得像石头,切起来费老劲,现在药店卖的切片都是机器加工的,薄如纸片,对着光能看清经络般的纤维纹路,有次直播时我拿切片对着灯光演示,弹幕瞬间刷爆:“原来好白及是透光的!”“以前买的都是哑巴货(不透光)!”
藏在切片里的大学问
别小看这一张薄片,里面学问可多了,先说颜色,正宗白及切片应该是温润的象牙白,带点淡淡的黄调,要是惨白得像漂白过,或者黄得发暗,八成有问题,再摸手感,好切片应该像薯片一样脆生生,轻轻一掰就断,断面整齐利落,要是软趴趴、粘手的,多半是受潮发霉了。
老行家教我个绝招:拿两片白及互相摩擦,真货会发出类似石膏粉的细腻声响,假的则声音发闷,去年我去亳州药材市场考察,亲眼见过贩子往白及里掺土豆片——颜色倒是挺像,但一搓就软烂露馅,所以买整片的千万别贪便宜,碎渣渣拼凑的十有八九有猫腻。
从止血良药到美容新宠
说起白及的本事,可不止当个“创可贴”,我认识位中医皮肤科大夫,他配的祛痘面膜里就加白及粉,说是能消红肿还不刺激,现在美容院流行的“中药灌肤”,好多都用白及提取物当镇静剂,我自己试过把白及切片捣碎敷烫伤,凉丝丝的特别舒服,第二天水泡就瘪下去了。
最绝的是它的“双向调节”功能,咳嗽痰多的人拿它配梨炖汤,能把稀痰收干;皮肤干燥起皮的,用白及水泡压缩面膜,又能补水锁湿,有次我妈嫌口红沾杯,我教她用白及粉当定妆散,效果比大牌散粉还持久,不过要提醒一句:这些土方子只适合日常调理,真生病还是得听医生的。
避坑指南:这样买白及不踩雷
现在网购药材套路多,教大家几个保命技巧,首先看产地,贵州、云南、四川产的白及药效最佳,包装上敢标“云白及”“川白及”的相对靠谱,其次闻味道,真白及切片有股淡淡的草木香,要是冲鼻子辣眼睛,准是硫磺熏过的,最后算价格,低于200块一斤的要警惕,毕竟人工种植成本都回不来。
收到货记得立刻检查:密封袋里放包干燥剂,切片应该层层分隔不粘连,要是摸起来黏糊糊,或者塑料袋里水汽蒙蒙,赶紧退货!我上次图便宜买了斤散装货,结果三个月长出绿毛,白白浪费了好几百。
存药材就像养孩子
好不容易买到好白及,存放可得上心,千万别塞冰箱!这玩意儿怕潮不怕干,用铁罐子装好,扔几粒花椒防虫,搁阴凉通风处就行,我奶奶以前用宣纸包着埋米缸里,现在想来真是智慧——大米吸潮气,白及不返潮,比真空包装还灵,要是发现切片边缘卷边变色,赶紧拿出来晾晒,千万别用手捏,油渍沾上就废了。
小贴士:最近发现好多姐妹用白及切片做手工皂,据说控油祛痘一把好手,你们有没有试过把中药切片当装饰画?某宝搜“中药材相框”能找到透明亚克力框,把白及片往墙上一挂,既是养生科普又是国潮装饰,亲测朋友来家都夸有格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