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朋友圈刮起一股"中药酒养生"风,不少朋友都在晒自家泡的药酒,前两天收拾老柜子翻出奶奶留下的陶罐,里面泡着黑乎乎的果实,一问才知道是女贞子酒,这黑珍珠似的药材泡在琥珀色酒液里,看着就让人想起武侠剧里的"十全大补酒",今天咱们就唠唠这罐祖传药酒里的主角——女贞子,顺便带大家看看我拍的高清实物图(附图1)。
先说说这女贞子是何方神圣,别看它名字带着股仙气,其实就是路边常见的冬青果,每年霜降后,这种椭圆形的小黑果就会挂满枝头,像极了缩小版的橄榄,老中医常说"女贞冬至采,阴气最盛时",这时候摘的果子药效最好,我特意拍了张对比图(附图2),左边是新鲜采摘的油亮果实,右边是晒干后的皱巴巴模样,是不是差别挺大?
泡药酒可是个技术活,我家祖传的方子是用52度高粱酒,按1:10的比例泡制,先把女贞子捣破让有效成分渗出,再密封泡三个月,上个月开罐时吓一跳,原本清澈的白酒变成了玛瑙红,喝着有股独特的回甘,现在教大家个窍门:泡酒时加两片当归,既能调和药性,又能让酒色更漂亮(附图3是加了当归的对比图)。
这黑不溜秋的小果子可藏着大能量,中医说它"补肝肾、强腰膝"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白领,我同事王哥连喝两个月,之前总抱怨的腰酸背痛居然好了不少,不过要提醒各位,这酒虽好可不能贪杯,每天一小盅(约30ml)最合适,喝多了反而上火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,90后养生党玩出新花样,有人把女贞子泡进杨梅酒,酸甜适口;还有人拿它配红枣枸杞,弄出"养生朋克"特调,我试了下加蜂蜜冷藏,居然意外的好喝,冰镇后特别解暑(附图4是创意混搭图集),不过正经说,传统用法还是单独泡高度酒最稳妥。
选材方面大有门道,地道的女贞子应该是表面乌黑发亮,断面黄绿色,某宝上那些便宜货多半掺了东北黑枣,正宗的应该有股淡淡的草本香,我拍了组鉴别图(附图5),左边是优质品,右边是硫磺熏过的,颜色异常鲜亮反而有问题。
泡酒容器最好用陶罐或玻璃瓶,金属器皿容易发生反应,记得放在阴凉处,别让阳光直射,上个月邻居大叔把泡酒罐放飘窗上,结果暴晒后瓶子炸了,满地都是黏糊糊的药渣,清理起来可费劲了。
说到饮用禁忌,孕妇和酒精过敏者千万别碰,有次同学聚会,一哥们逞强喝了三杯,当晚就送急诊室了,其实真正需要调理的人,反而应该小口慢饮,像品茶一样细细咂摸。
最近迷上拍药材特写,发现女贞子表面有层细密的蜡质,放大镜头看(附图6微距图),像不像夜空中的小星星?这层天然蜡质能防潮防虫,所以陈年女贞子只要保存得当,药效反而更醇厚。
最后教大家个保存妙招:泡过的药渣别扔,装纱布袋里放枕头旁,安神助眠效果一流,我家老太太就这么睡了二十年,她说比什么薰衣草精油管用多了,对了,泡过酒的女贞子还能炖汤,配上排骨黑豆,冬天喝特别暖胃。
(全文共1286字,配图说明:附图1-6分别为女贞子原材特写、鲜干对比、传统泡酒过程、创意混搭饮品、真伪鉴别、微距细节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