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姐,你知不知道苞谷浑身都是中药?"隔壁王婶神秘兮兮地跟我说这话时,我正嚼着烤玉米棒子,当时只觉得这是老太太的偏方迷信,直到上个月亲眼看见她用玉米须给孙子退黄,这才惊觉老辈人的智慧真不是盖的!
咱们平时叫惯了玉米,其实这玩意儿的学名挺洋气叫"玉蜀黍",北方人喊它苞谷,南方有些地方还叫它包芦,要我说啊,这金灿灿的粗粮简直就是个隐藏的中药高手,从根须到穗须,从秸秆到胚芽,样样都能入药,前阵子我上火牙疼,我妈硬是让我啃了三天水煮玉米,没想到还真管用!
先说这玉米须,可别小看这毛茸茸的"胡子",记得去年邻居家小孩得了黄疸,医院开的药总反复,后来他奶奶用晒干的玉米须煮水当茶喝,喝了半个月居然真的好透了,老中医说这叫"龙须茶",能利水消肿、降血压,现在我家晾台常年备着几捆玉米须,专治水肿和尿路感染。
再说玉米梗,就是那截白花花的秸秆,上次我扭到腰,老舅让我用玉米梗煮水熏洗,刚开始还嫌土法子,结果连着泡了三天,腰痛真就缓了不少,中医说这叫"利尿通淋",对付泌尿结石特别灵,现在菜市场卖玉米的阿婆都会留几截梗给我,说是老主顾的福利。
最绝的是玉米胚芽!以前总觉得粘在玉米上的"小尾巴"碍事,现在知道这玩意儿可是"黄金胚芽",我闺蜜天天拿它做面膜,说是美白淡斑,她自己试了两个月,原本蜡黄的脸确实透亮了不少,不过要提醒下,这胚芽油性大,炒焦了会有哈喇味,反而伤肝。
要说最接地气的用法,还得数玉米粥,我奶奶活到92岁,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喝碗玉米糁粥,她说这"珍珠米"养胃气,比啥保健品都强,现在科学也证实了,玉米里的膳食纤维能刮油清肠,特别适合三高人群,不过要挑那种老品种的糯玉米,现在改良的甜玉米煮粥可不顶用。
最近发现个新吃法——玉米芯煮水,上次感冒咳嗽,小区保安大叔教我把啃剩的玉米棒子加点冰糖熬汤,刚开始觉得像在喝竹筒饭的水,没想到连着喝两天,喉咙真就不痒了,查了才知道,这芯芯儿含有抗坏血酸,专门对付上呼吸道感染。
当然也不是人人都适合,我同事体寒,喝玉米须水喝得拉肚子,中医说玉米性平偏凉,手脚冰凉的要搭姜片,消化不好的得配红枣,最逗的是有次看养生节目,专家说玉米叶还能止血,结果我表弟摘玉米时划破手,现场揪片叶子捣烂敷上,还真把血止住了!
现在我家冰箱常备三种玉米:糯玉米炖汤,甜玉米当水果,老玉米磨粉,上周试着用玉米须+冬瓜皮煮茶,意外发现能消暑肿,这苞谷真是个宝,从头发丝到脚后跟都能派上用场,下次再看见卖玉米的,可别光当零食买了,这可是移动的中药铺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