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啊,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让人疼起来直不起腰的胆结石,前阵子我二舅妈突然半夜被送到医院,捂着肚子直打滚,一查就是胆囊里长了三颗石头,医生说要切胆,可把全家吓坏了——这胆要是没了,以后吃东西得多受罪啊!
后来还是隔壁村王大夫给支了个招,说中医调理胆结石有千年历史,他翻开泛黄的医书,指着上面"肝胆湿热"四个字说:"你看这结石就像锅里的水垢,光刮不行,得先把火撤了。"这话倒是把我点醒了,原来我们平时爱吃油腻、熬夜上火,都是在给胆囊"烧锅炉"啊!
【胆结石到底是咋形成的】 其实这胆囊就像个储存胆汁的"小水库",正常情况下这些绿乎乎的消化液会乖乖流进肠道帮忙消化油脂,可要是长期吃太多肥肉、油炸食品,或者总憋着不上厕所,胆汁就会变得黏糊糊的,像熬久了的糖浆一样,慢慢就结成晶疙瘩,也就是结石了。
西医说要开刀摘胆,但咱们老祖宗早有办法,王大夫说这病根在肝胆不和,就像两口子吵架,胆汁该出不出,全闷在胆囊里闹脾气,所以他开的方子都是些疏通肝胆的"和事佬"药材。
【这三味草药是关键】 经过三个月调理,二舅妈现在每天活蹦乱跳的,她那个药方我现在还留着呢:①鸡内金15克(就是鸡胗里的黄金甲)、②郁金10克(听着像金子其实是草)、③金钱草30克(真是带铜钱味儿的草),这三样看着普通,却是排石黄金搭档。
鸡内金最擅长化解结石,它本来就是鸡用来磨碎食物的"砂纸",到了人肚子里就像个微型打磨机,郁金能把淤堵的肝胆经络打通,好比给生锈的水管除锈,金钱草更是排石明星,泡水喝的时候能感觉到它在膀胱里"沙沙"冲刷的动静。
【这样配伍效果翻倍】 王大夫特别嘱咐要配上两勺蜂蜜,说是要哄着苦涩的药汤顺利下肚,每天早晚两次,用砂锅小火煎成浓褐色的药汁,趁热喝下去,再蹦蹦跳跳走两步,帮着结石往下掉,二舅妈喝了两周就说右肋下那针扎似的疼明显减轻了。
不过可别以为单靠吃药就行,王大夫让二舅妈每天敲带脉200下(就是腰两侧),帮助疏通胆经,饮食上彻底戒了肥肉和蛋黄,改吃清水煮茄子拌橄榄油,连着喝了四十多天,有一天早上她急着上厕所,结果...哗啦啦冲出好几块绿豆大的结石,把蹲坑的瓷面都磕出个小坑!
【排石后的保养更重要】 现在二舅妈成了村里的义务宣传员,见人就劝少吃瓜子花生(这些油籽含脂量高得很),她还发明了个"护胆三宝粥":蒲公英+薏米+小米熬稠粥,每周喝三次说能清洗胆囊,去年复查B超,原先毛糙的胆囊壁变得光滑如新,连残留的小结石都不见了踪影。
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这方子未必适合所有人,就像汽车保养,有人需要换机油,有人得调刹车片,所以如果真得了胆结石,千万别自己瞎琢磨,一定要找靠谱的中医师把脉辨证,毕竟结石位置、大小、体质虚实都会影响药方配伍。
最后给大家提个醒:预防才是硬道理!早餐一定要吃,特别是喝点燕麦粥能刺激胆汁正常分泌,晚上过了九点就别大吃大喝了,给肝胆留足时间排毒,要是偶尔觉得右上腹发闷,赶紧煮点玉米须水当茶喝,这可是不花钱的利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