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中药中带生的药名

一归堂 2025-04-07 科普健康 4873 0
A⁺AA⁻

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领域,中药中带生的药名蕴含着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,这些药物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中带生的药名。

常见中药中带生的药名介绍

生地黄

  • 来源: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。
  • 产地:主产于河南、河北、内蒙古及东北等地。
  • 性味归经:鲜地黄甘、苦,寒;归心、肝、肾经,生地黄甘,寒;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  • 功效主治:鲜地黄清热生津,凉血,止血,用于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,温毒发斑,吐血,衄血,咽喉肿痛,生地黄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,用于热入营血,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,津伤便秘,阴虚发热,骨蒸劳热,内热消渴。

生黄芪

  • 来源: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。
  • 产地:主产于山西、甘肃、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。
  • 性味归经:甘,微温;归肺、脾经。
  • 功效主治: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,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气下陷,久泻脱肛,便血崩漏,表虚自汗,气虚水肿,内热消渴,血虚萎黄,半身不遂,痹痛麻木,痈疽难溃,久溃不敛。

生石膏

  • 来源: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,主含含水硫酸钙(CaSO₄·2H₂O)。
  • 产地:主产于湖北、安徽、山东、内蒙古等地。
  • 性味归经:甘、辛,大寒;归肺、胃经。
  • 功效主治: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,用于外感热病,高热烦渴,肺热喘咳,胃火亢盛,头痛,牙痛。

生甘草

  • 来源:为豆科植物甘草、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。
  • 产地:主产于内蒙古、甘肃、新疆等地。
  • 性味归经:甘,平;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
  • 功效主治: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,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

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这些药物,以下用表格形式呈现: |药名|来源|产地|性味归经|功效主治| | ---- | ---- | ---- | ---- | ---- | |生地黄|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|河南、河北、内蒙古及东北等地|鲜地黄:甘、苦,寒;归心、肝、肾经,生地黄:甘,寒;归心、肝、肾经|鲜地黄:清热生津,凉血,止血,生地黄: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| |生黄芪|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|山西、甘肃、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|甘,微温;归肺、脾经|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| |生石膏|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,主含含水硫酸钙|湖北、安徽、山东、内蒙古等地|甘、辛,大寒;归肺、胃经|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| |生甘草|豆科植物甘草、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|内蒙古、甘肃、新疆等地|甘,平;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|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|

中药中带生的药名FAQ常见问题大全

问:生地黄和熟地黄有什么区别?

答:生地黄和熟地黄虽然都来源于地黄,但它们在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,炮制方法上,生地黄是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,而熟地黄是生地黄经过加工蒸制而成,性味归经方面,生地黄甘、寒,归心、肝、肾经;熟地黄甘,微温,归肝、肾经,功效主治上,生地黄主要功效是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,用于热入营血等症;熟地黄则侧重于补血滋阴,益精填髓,用于血虚萎黄、肝肾阴虚等症。

问:生黄芪和炙黄芪功效有何不同?

答:生黄芪和炙黄芪功效有所不同,生黄芪主要以补气升阳、固表止汗、利水消肿、生津养血、行滞通痹、托毒排脓、敛疮生肌等功效为主,它侧重于走表,能固护卫气,增强机体的卫外功能,治疗表虚自汗等症;也能利水消肿,治疗气虚水肿等,而炙黄芪是生黄芪用蜂蜜炮制而成,其功效更侧重于补中益气,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、中气下陷等病症,增强了补脾益气的作用。

问:生石膏可以直接服用吗?

答:生石膏一般不建议自行直接服用,生石膏是一种中药材,虽然它有清热泻火、除烦止渴的功效,但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体质进行辨证论治,而且生石膏质地坚硬,其有效成分不易溶出,需要经过专业的炮制和配伍,如果自行直接服用,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,还可能因用量不当等问题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,在临床上,生石膏通常是在医生的指导下,与其他药物配伍后使用。

中药中带生的药名还有很多,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药用价值,在使用这些中药时,一定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,确保用药安全有效,希望大家通过了解这些知识,能对中医药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