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祖宗留下的止痒秘方!风疹寻麻疹别怕,这几种中药调理法值得收藏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皮肤科门诊里长红疹的患者又多了起来,邻居王姐家孩子前几天突然全身冒红疙瘩,痒得整宿睡不着,去医院说是急性寻麻疹,可她偏偏对西药抗过敏药犯怵,非要试试老中医的法子,抓着我陪她去中药房抓药,倒是让我见识了中药调理皮肤病的门道。

说起风疹寻麻疹,中医叫"风痧""瘾疹",老话常说"风善行而数变",这皮疹说来就来,一会儿胳膊上起一片,转眼又跑到腿上,跟风吹着走似的,我特意请教了坐堂的老中医,发现这类毛病多是身体里有三股"邪气"在作怪:风邪就像调皮的小孩儿到处乱窜,湿邪黏糊糊地堵在经络里,热邪像团火烤得皮肤发烫。

老中医教我个笨办法:看皮疹颜色辨寒热,要是红得发亮,摸起来烫手,多半是风热型,得像浇灭火器一样清热;若是白得发灰,遇冷就冒得更凶,那就是风寒型,得驱寒暖身子,最麻烦的是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,这时候得盯着看舌头——舌苔厚腻是湿气重,舌质淡白可能是血虚。

记得去年我妈浑身起风团,老中医给开了副"消风散",防风15克当先锋,带着荆芥、牛蒡子这些"驱风大队"冲在前头,石膏30克像块大冰块镇着热毒,当归、生地养着阴血,一锅药熬出来褐色的汤汁,喝得我妈直咂嘴,没想到三天后红疹真退了,关键是没再反复,不过老师傅叮嘱,这方子适合急性期红痒发热的情况,要是体质虚寒的人可不敢这么用。
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很多患者白天好好的,半夜痒得钻心,中医说这是阴血不足,到了晚上阳气内收,体表防线空虚,风邪就趁虚而入,这时候得用四物汤打底,熟地、白芍滋阴养血,再加上黄芪补气固表,就像给身体筑起城墙,我同事就是靠这个方子断根的,现在吃韭菜都不带复发的。

除了内服药,外洗方也能救急,新鲜艾叶200克煮水洗澡,那股辛香能逼出毛孔里的寒气;金银花藤煎水洗能褪红降温;最绝的是徐长卿煎水捈,止痒效果堪比激素药膏,不过这些偏方都得现煮现用,放隔夜就失效了。

饮食上的讲究可不少,海鲜羊肉这些"发物"碰都不能碰,连茄子韭菜都要忌口,建议多吃绿豆百合粥清湿热,冬瓜薏米汤利水消肿,有次偷吃小龙虾复发的朋友,被老中医骂得狗血淋头:"你当治病是过家家?"

最后提醒一句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荨麻疹,有人用麻黄汤见效,有人吃防风通圣丸就好,千万别看别人吃什么自己也跟风买,找正规中医把脉开方最保险,毕竟咱们调理的是整个身体的气血平衡,不是单纯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