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压箱底的伤风感冒方子!咳嗽鼻塞不用慌,几味草药煮水喝就好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都是擤鼻涕的声音,隔壁工位的小王连着打了十几个喷嚏,我看着他发红的鼻头突然想起爷爷以前常说的那句话:"感冒不是病,扛着真要命",这话虽然听着糙,但仔细琢磨倒是有道理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家传的治感冒方子,这可是经过三代人验证的老法子。

记得小时候每逢换季,奶奶总会提前准备好多棕色的小纸包挂在厨房,有次我偷偷拆开看,全是些晒得干巴巴的草根树皮,当时还纳闷这些"柴火棍"能有什么用?直到那年寒假我去冰面耍威风,新买的棉鞋全湿透,当天晚上就烧得像个小火炉,奶奶不慌不忙从挂钩上取下两个纸包,当归、防风、白芷这些名字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
要说这感冒啊,可不能一概而论,就像做菜要分荤素,治病也得辨寒热,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完全是两码事,搞混了可是要出洋相的,要是怕冷发抖、清鼻涕直流、舌头淡白,这就是典型的"冻着了";要是嗓子疼得像吞刀片、黄鼻涕黏糊糊、舌苔发黄,那就是身体在抗议"热着了"。

先说说最常见的风寒感冒,这时候就得请出我们的"暖宝宝组合":生姜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主角,加上发汗解表的荆芥、祛风止痛的防风,再配上温中散寒的苏叶,这几位凑在一起就像个温暖的小太阳,专治各种寒气入侵,去年深秋我骑车上班淋了雨,到家就煮了这三味茶,不过五分钟,后背就微微冒汗,那种寒气从毛孔里溜走的感觉,比泡温泉还舒服。

要是碰上风热感冒,那就得换个思路,金银花、连翘这对黄金搭档必须安排上,再加点清热解毒的板蓝根,简直就是给喉咙装了个灭火器,记得去年春天流感肆虐,我闺女班上倒下一片,我赶紧翻出家里存的金银花,配上几颗胖大海,每天给她当水喝,别说,三天不到就不哼哼唧唧要抱抱了。

说到熬药,这里可得好好说道说道,很多人以为中药就是"咕嘟咕嘟"煮半天,其实讲究多着呢,就拿基础方来说,500毫升矿泉水刚好没过药材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5分钟最合适,时间太长药性都跑光了,太短又激不出精华,头煎二煎要分开喝,早上空腹喝头煎最利吸收,午饭后温服二煎最养胃。

这些年我养成个习惯,季节交替时就会抓些黄芪、党参之类的补气药,别小看这些土疙瘩,它们可是身体的"防护墙",有次带爸妈去爬山,老头老太太累得够呛,晚上我偷偷在他们保温杯里加了黄芪片,第二天精神头立马不一样,所以说啊,养生这事还真得未雨绸缪。

最后唠叨一句,这些偏方虽说管用,但也只是辅助手段,要是烧到39度还不退,或者咳嗽得肺都要出来,千万别硬扛,前年楼下张叔就是信偏方不信医院,结果普通感冒拖成肺炎,这下可真是得不偿失,咱们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是好东西,但也要科学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