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转凉,隔壁王婶又拄着拐杖来找我妈吐槽:"这风湿一犯起来,关节就像泡在冰窟窿里,针扎似的疼!"看着老人揉膝盖的手都发红,我突然想起爷爷生前总念叨的那句老话:"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",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折磨人的老毛病——风湿,到底该用什么中药调理?
要说治风湿的中药,老辈人最服气的还得是雷公藤,这名字听着霸气,其实在深山老林里就是种藤本植物,记得去年陪老妈去采药,老药师指着悬崖边盘根错节的藤蔓说:"这就是雷公藤,叶子像红薯叶带锯齿,开的白花像小喇叭。"不过可别被它朴实的模样骗了,这玩意儿可是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的"祛风除湿第一悍将"。
雷公藤最厉害的本事就是能钻透关节里的"陈年湿气",我二舅年轻时在冷库干活落下病根,每到变天就疼得下不了床,后来老中医开了个方子,把雷公藤晒干碾碎,配上川乌、草乌泡药酒,刚开始二舅还嘀咕:"这么苦的酒能喝?"结果连着喝了三个月,现在阴雨天最多膝盖微微发酸,不过这里要敲黑板——雷公藤有毒!必须严格遵医嘱,不能自己瞎折腾。
除了雷公藤这个"猛将",还有几味药堪称风湿克星军团,首推羌活,这味药特别擅长对付上半身的风湿,像办公室久坐的白领总喊肩颈僵硬,用羌活煮水熏蒸,热气钻进毛孔就像给肩膀做了个拔罐,我们村有个快递小哥,天天骑电动车吹冷风,整个脖子硬得像铁板,用羌活配防风煎汤敷了一周,转头就能听见"嘎嘣"响了。
下半身风湿关节痛要找独活,这药专攻腰腿,记得去年梅雨季,楼下刘姐的风湿性关节炎发作,走路都瘸着,她每天用独活炖猪蹄,说是"以形补形",别说,吃了半个月,现在爬楼梯都不打软腿了,不过这组合味道确实冲,每次经过她家楼道都闻着像中药铺子。
要说什么中药最懂女人心事,那必须是桂枝,很多产后妈妈着凉留下的手指关节痛,用桂枝煮水泡手特别灵,我们小区张姐月子里开窗喂奶,现在十个手指头遇冷就发白,她坚持每天早晚用桂枝、生姜煎汤泡手,才半个月就说晨僵好多了,不过新妈妈们千万别学她逞强,该保暖还是得做好。
说到祛湿,秦艽绝对是隐藏高手,这味药不像前面几位性格刚烈,走的是温润路线,特别适合那些明明查不出风湿因子,但总感觉浑身沉重的亚健康人群,我同事小李整天坐空调房,舌头总是腻腻的,用秦艽搭配苍术煮茶喝,现在终于不抱怨"身体像灌了铅"。
最近网上疯传的"马齿苋治风湿"偏方,其实我姥爷早就试过,把新鲜马齿苋捣烂敷在关节上,确实有清热消肿的效果,不过这法子只适合急性发作期,而且皮肤敏感的人可能会过敏,去年表弟学人家敷膝盖,结果敷出一片红疹子,吓得赶紧去医院,所以说偏方虽好,也得看体质。
对了,风湿患者千万不能当"药罐子",我邻居赵叔以前疼起来就吃激素药,结果吃出满月脸,现在他改吃中药调理,配合艾灸和太极,整个人精神多了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:忌生冷!忌劳累!忌久居湿地!哪怕夏天再热,也别贪凉睡地板。
最后说个压箱底的土方子:用威灵仙50克、伸筋草30克,加高度白酒浸泡两周,每天早晚擦关节,特别适合那种"天气预报式疼痛",不过这方子酒精浓度高,皮肤破溃的地方千万别用,我家对门陈伯擦了两个月,现在能跟孙子踢毽子了。
写这么多不是让大家照搬方子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,但把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智慧记在心里准没错,下次换季降温时,不妨抓把花椒煮水泡脚,这才是最便宜的"祛湿保险",治风湿要像熬中药,慢火细炖才有疗效,千万别想着三天见效